戏说智永“退笔冢”

智永和尚成名了 , 估计拜师、求字的人会络绎不绝 , 足以把原本偏僻冷清的永欣寺改成闹市 , 自然不能像以前那样蓬头垢面了 , 得装修装修 。 智永和尚整天忙着练字 , 对佛法也没有像达摩、二祖、三祖他们那么深的感悟 , 所以香火也不太旺盛 , 香火钱自然少得可怜 , 就是这可怜的一点香火钱还大都用来买毛笔头了 , 所以 , 装修的费用只能精打细算 。 俗话说:“钱要花在刀刃上 。 ”智永和尚一合计 , 装修费只够买一小块铁皮的 , 好在智永和尚精习家传的成名学 , 知道怎么把自己包装为“名士” 。 他的老本家王孝伯就曾透露过一个成名绝技:“名士不必须奇才 , 但使常得无事 , 痛饮酒 , 熟读《离骚》 , 便可称名士” 。 他的七世祖王羲之就曾用“坦腹东床”一招胜出 。 于是智永和尚就叫小徒弟买了块旧铁皮包在门槛上 , 还为此对访客杜纂了个说法:来拜访智永大师的人太多了 , 这些人还不太讲究爱护公物 , 把永欣寺的门槛都踢破了 , 只得装了个铁门槛 。 用铁皮充铁门槛 , 虽有假冒伪劣之嫌 , 但访客们也没人好意思把铁皮拆开了打假 。 没多久 , 铁门槛就成了永欣寺的一大风景 , 来访者无不俯首于铁门槛下 。 有童谣为证:“到了永欣寺 , 文盲也能识大字;拜了铁门槛 , 文盲也能办书展 。 ”举凡名胜处都会有些轶事 。 东汉张芝 “临池写书 , 池水尽黑”很是励志 , 只是不知这“池”有多大 。 如果是把一个小水坑染黑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 王羲之就从中受到启发 , 一生染池不辍 。 把庐山的归宗寺、临江的新城山、建康的钟山、浙江的积谷山和山阴等地的的池水都染黑了 。 王献之学书曾用尽18大缸清水 , 估计是张芝、王羲之等人污染了环境 , 导致气候无常 , 久旱不雨 , 大多蒸发了 。 倒也减轻了王献之练字的负担 。智永和尚不愧是王羲之的嫡传七世孙 , 知道如果自己再学前人染黑池水不仅没有新意 , 还有污染环境之嫌 , 便另辟蹊径 , 在秃笔头上做文章 。有一天 , 智永大师正在指点小和尚用树枝在沙盘中练字 , 几个粉丝来请大师的墨宝 , 顺便请教大师写字的秘诀 。 智永大师故作神秘一笑道:“赠字好说 , 但秘诀确实没有 。 如果硬要说有的话 , 也仅是勤学苦练而已 。 ”这几个粉丝听了这个不是秘诀的秘诀 , 大失所望 , 就要离开 。 智永大师哪能就这么轻易放他们走 , 连忙道:“你们都听说过老衲先祖羲之公和献之公的故事吧?”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字帖虽不如后世的庞中华字帖白色垃圾般泛滥成灾 , 但在当时也是名士的居家必备之物 , 这几个粉丝还都临摹过他们的书帖 , 当然知道王羲之、王献之的故事 。 一听说这智永大师还是王羲之的七世嫡孙 , 对智永大师的仰慕之情立刻又添了几分 , 只是估计这智永大师不愿轻传书圣父子的秘法 , 还是稍稍流露出些失望 。智永大师见这几人已被震伏 , 道:“当年先祖羲之公洗笔 , 虽不能说洗黑了江河湖海 , 起码也洗黑了池塘沟渠 , 献之公研墨用去了18缸清水 。 ”一粉丝估计有些脑残 , 连忙问道:“不是说附近的水都被王羲之洗黑了吗?哪里来的18缸清水?”智永大师没想过这个问题 , 一听就愣住了 。 幸好旁边的小和尚还算机灵 , 忙道:“书圣当年洗笔砚时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 提前为他的儿子准备了18缸清水 。 ”虽然小和尚为智永大师解了困窘 , 但智永大师还是怕这几个粉丝追根究底 , 连忙道:“还是让老衲带你们去看一看老衲练习书法的秘密吧 。 ”这几个粉丝闻言 , 立刻忘记了智永大师刚才的破绽 , 随着智永大师来到了永欣寺的塔林 。所谓塔林 , 就是埋葬死和尚的地方 。 永欣寺香火不旺 , 和尚自然也就死的不旺 , 说是塔林 , 也就七零八落地几个小塔 , 但粉丝们老远就看见了一个大墓突兀在塔林之中 。 粉丝们想:难道这个大墓是书圣的?好像没听说过书圣是埋葬在永欣寺啊?几人带着疑问越走越近 , 就看到大墓前立着一个巨大的墓碑 , 上书“退笔冢”三个大字 , 下书“僧智永立”几个小字 。 智永大师道:“老衲我练字一生 , 磨秃的笔头都埋在这个笔冢里 。 ”小和尚见几人看呆了 , 吓傻了 , 得意地道:“这个笔冢里埋藏了10个大瓮 , 每个大瓮都盛满了数石秃笔头 。 ”粉丝们闻言 , 立刻在心底默算了起来:就按一个大瓮盛3石秃笔头来算 , 这10个大瓮就盛了30石秃笔头 。 一石能盛粮食200斤 , 大约有100公升 , 保守点儿 , 按一公升盛50个秃笔头来算 , 这10瓮就能盛30万个秃笔头 。 大师长寿百年 , 也不过活了3万6千天 , 就算他从呱呱坠地那天起开始练习书法 , 平均每天要练秃近10支毛笔 。 实际上 , 大师练字30年 , 平均每天得练秃30支笔头 。 别说是练秃笔头了 , 就是用牙啃也得好长时间啊!不算不知道 , 一算吓一跳 , 当时就有一个粉丝吓晕在地 , 剩下几个也都脸色苍白 , 不敢大声 。 脑残就是脑残 , 刚才那个提出弱智问题的粉丝又提出了一个更弱智的问题:“请问大师 , 您每天练秃30支笔头的诀窍是什么?”这个问题虽然弱智 , 智永大师的确不知怎么回答 , 还是那个小和尚机灵 , 考虑都没考虑就抢答道:“你们也都知道 , 我们寺里香火不旺 , 香火钱更少 , 连把扫帚都买不起 , 我们就创造性地想出了解决办法 , 每天都把10多支毛笔绑成一排 , 当扫帚用 , 所以……”另一个小和尚听这小和尚这么说 , 忙插话道:“你们别听他瞎扯 。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庙里穷啊 , 买不起质量好的毛笔 , 就买些假冒伪劣来用 , 所以每天都要用坏30多支笔 。 ”还是第三个小和尚实在 , 道:“自从智永大师当了我们永欣寺的住持后 , 每天都要全寺僧众练习书法 , 来上香的信众也得苦练书法 , 这才练得几十万支秃笔头 。 只是僧众们都被练跑了 , 只剩下我们师徒四人 。 那些信众也都练倒胃了 , 轻易不敢踏上永欣寺半步 。 ”因为三个小和尚的英勇献身 , 为智永大师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 脑筋千回百转后 , 道:“施主们别听这几个孩子瞎扯 。 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 老衲勤学苦练 , 练就了入木三分的深厚功力 , 结果这一个笔头就写不了几个字了 。 ”那几个粉丝忙奉承道:“大师就是大师 , 不仅练成了书法大家 , 而且练成了武林高手 。 既然练字如此艰辛 , 我辈凡人也就不作痴心妄想了 , 只求大师能赐幅墨宝就不虚此行了 。 ”智永大师道:“既然想求墨宝 , 老衲就带你们到书房去吧!”一行人来到书房 , 只见书案上、茶几上到处都堆满了缣素笺纸 , 上面落满了灰尘 , 看上去至少有三、四个月没人进来过了 。 几个粉丝面面相觑 , 不知怎么回事 。 智永大师道:“这些缣素笺纸都是我的崇拜者拿来 , 想让我写字的 。 因为没有钱买笔了 , 所以我有好长时间没有写字了 。 ”几个粉丝听了智永大师所言 , 这回是真正地失望了 , 便思含恨而返 。 智永大师见状 , 生怕这几位下山后会败坏自己的名声 , 忙道:“老衲好久没有为人题过字了 , 手中虽然无笔 , 但心中有笔 。 今日见几位施主有缘 , 也不忍心施主们空手而返 , 施主们若是不嫌笨重 , 可以把塔林里的‘退笔冢’碑抬回去作个纪念 。 这碑不但是老衲亲笔所写 , 而且是老衲亲刀所刻 , 极具收藏价值 。 ”从此 , 世间没有了“退笔冢”碑 。张怀瓘《书断》永公住吴兴永欣寺 ,积年学书 , 后有秃笔头十瓮 , 每瓮皆数石 。 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 , 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 乃铁叶裹之 , 人谓“铁门限” 。 后以笔头瘗之 , 号为“退笔冢” 。宋《宣和书谱》记载:“初励志书札 , 起楼于所居之侧 , 因自誓曰:‘书不成 , 不下此楼 。 ’后果大进 , 一时推重 。 而求其书者 , 缣素笺纸 , 堆案盈几 , 先后积压 , 尘为之生 。 又户外之履常满 , 宾客造请 , 门阙穿穴 , 以铁固其限 , 故人号曰‘铁门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