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承德兴隆县北营房镇四顷地村天星洞


走进承德兴隆县北营房镇四顷地村天星洞
文章插图
早就听说,承德兴隆县的北营房镇四顷地村有个远近闻名的天星洞。兴隆县档案局为了收集史料,组织工作人员一行5人,于2019年1月22日驱车前往四顷地村。通过与村支部书记曹玉海的联系,在村干部王文常、孙浩信向导的带领下,我们向着距离村部西北方向大约3公里的北山天星洞进发。
走进承德兴隆县北营房镇四顷地村天星洞】天星洞在四顷地北山的半山腰,山下是一坡坡梯田。山路盘曲而上,上到梯田顶端的一个大平台,就看到天星洞的大概位置了。仰目望去,感到天星洞的位置很奇特,一座犹如观音头像的山峰下面是陡峭崖壁,峭壁的中部有一处,犹如成熟女人的私处,非常形象,她显示了母系氏族的源头。据说,洞口下方的“无极老母庙”,就由此得名。
继续盘曲而上,到了一个人工修建的宽敞的平台,是一所房屋的遗址。据向导说,这是当年天星洞所住道长的伙房。过了伙房遗址,就到了天星洞最繁华之处——“无极老母庙”。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简易复修的一间庙堂。庙堂内几尊佛祖像和几个牌位摆放的很整齐,香火很旺盛,各种贡品应有尽有。可以看出,很多虔诚的香客经常到此,络绎不绝!现在的庙堂虽然简陋,但是原来的庙宇,从长方型花岗岩基石、雕刻的廊柱基座、青砖墙痕和大理石台阶,可以想象出当年“无极老母庙”的宏伟和壮观。难怪近年来,北京、天津、唐山等地有识之士慕名前来,意向在此开发旅游景区。
引人入胜的还有庙宇两旁对称矗立的白色大理石功德碑。功德碑坐立在正方形花岗岩基座上,碑高约两米,碑的前后都有碑文,碑头的“万古流芳”、“永世不朽”大字十分显耀。碑文简洁、精炼,字体工整、镌秀,这是康德六年捐资建庙人士的功德记载。两尊白色的功德碑也给“无极老母庙”增添了别具特色的光彩。

走进承德兴隆县北营房镇四顷地村天星洞
文章插图
庙前是人工修整的开阔场地,也是特设群体敬拜之园,可容纳百人。据说,早年应时应节庙会开始前,会首,都要先来到这里敬拜,祈求保佑,才能到各地游演。特别是高跷、背歌等危险性较大的行当,都要扮上妆,亲自来此敬拜,祈求平安。
庙宇的右上方就是天星洞,盘曲而上,久仰的天星洞就展现在眼前。啊!好一个天星洞,外观就显得很神秘,不愧远近闻名。洞口上方是圆滑的崖壁,没有任何草木。洞口右侧峭壁高耸,引人注目的是那两棵古松,一棵长在峭壁半腰,犹如黄山迎客松;另一棵长在崖顶,犹如烽火年代的“消息树”,始终倒向西方,好像西方的敌情一直没有“解除”。两棵古松长在岩壁上,犹如崖柏那么苍翠,可以看出那两棵古松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走进承德兴隆县北营房镇四顷地村天星洞
文章插图
拱形的洞口,没有其他装束,看上去很舒服,洞门两边各有一个不显眼的平齐的小平台,想是先人装饰洞口时,竖立门柱的基座。据说,早年的道长就住在洞里修行,将洞口装饰封闭,即宏伟壮观,又能遮风挡寒。
天星洞,坐北朝南,洞内宽敞、明亮、平坦。分主洞和内洞,主洞相当两间房的空间;内洞窄小,得低头向里看,也有三、四米深。主洞中央有一牌位和香炉,香灰成堆,说明来此进香之客还不少。洞内随之洞壁沟壑,被人工抹过一层白灰,洞内较明亮。洞壁还有储放物品的地方,宜人居住。其间还能看出当年道长住的火炕的痕迹。洞口内左侧还有一个低矮的小偏洞向东延伸,人只能爬着进去,退着出来,很是特别。站在洞里向外看,好像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心旷神怡,处立洞中,真想长期住在里面。

走进承德兴隆县北营房镇四顷地村天星洞
文章插图
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天星洞,村干部向导说:附近还有一个天然的水洞。我们很好奇,就跟着走了过去,在天星洞左侧半山腰处,有个神奇的洞穴,走进一看,洞里真的有一潭水,如此高的山半腰,居然还有水?村干部说,不管怎么干旱的年头,洞里的水从没断过,很是神奇!这也应了“山多高,谁多高”那句话。水洞内的右侧洞壁上有一凹台,还有一条黑色的“小龙”的模型和两盒没有焚烧的香,可想而知,这里是住“龙王”的地方,也是人们敬拜神龙的地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好一个天星洞,不虚此行!大家虽然有点疲惫,但是观赏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为兴隆县史志采集了一桩天然古洞真实的标本,大家都感到很欣慰。不知不觉,天已过午,我们还没想下山,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一步一回头的向山下走去,一边走,一边谈论着天星洞过去发生的事情。(孙占军 刘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