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润鹰城“煤城”变“美城”



绿色润鹰城“煤城”变“美城”
文章插图

绿色润鹰城“煤城”变“美城”
文章插图
绿水青山好运谷 王冰珂摄

绿色润鹰城“煤城”变“美城”
文章插图
红嘴鸥起舞白龟湖 赵毅摄
1月16日,平顶山市白龟山水库。蓝天白云映衬下,一只只远道而来的红嘴鸥,在碧绿的湖面上嬉戏,划出一圈圈涟漪。市民们或拿着相机定格美好,或携家带口领略湖光冬色,或伴着音乐轻快起舞,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蓝天、白云、绿水,共同构建起了平顶山引以为傲的生态圈。过去一年,平顶山市实现优良天数264天,净增加天数居全国第一位;和汝州双双入选2020年度国家节水型城市,而全省仅有6个;入选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榜单,成为全省5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由过去的“盼温饱”“求生存”转变为现在的“盼环保”“求生态”。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平顶山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壮士断腕、弃旧择新,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实现了从“煤城”到“美城”的华丽转身。
走进平顶山市生态环境局,在微型空气站监控平台上,每个乡镇的实时数据一目了然。去年,该局建立了以环境空气自动监控平台、微型空气站监控平台、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可视化视频报警平台、运输车辆管控门禁和视频监控系统、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平台等七大平台为主的“智慧环保”监控系统,推动监管由人力向智能科技转变。
2020年,平顶山再次把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列为重点民生实事,根据全市工业企业特征、地理气象特点、季节变化、污染物排放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阶段专项攻坚方案——一季度重点开展冬春季大气攻坚,二季度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集中行动,三季度重点打赢臭氧污染治理阻击战,四季度突出打好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战。
同时,该市实施了压煤、降尘、控车、迁企、减排、治烟、优油、畅路、净水、增绿“十大攻坚”举措,先后对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67个项目实施了超低排放改造,完成了111项省定重点工业企业的深度提标治理,指导、协助十余家企业申报了绿色环保引领企业。
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同时,平顶山市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努力实现“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2020年全市共完成造林19.27万亩,占省下达造林任务的177%。
元旦前夕,鲁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主要承担河南电网的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其本身具有的工业旅游资源价值,将促进工程区及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
近年来,平顶山扎实推进“四水同治”,通过外引内联、织密湖脉、城乡统筹推进的方式,着力打造“系统完善、丰枯调剂、循环通畅、多源互补、清水绿岸”的全域水网,并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全域循环生态水系规划》,涉及国土面积7882平方公里、水库169座、河流88条。
平顶山着力贯通河流水系,优化水资源配置,投资30亿元完成湛河综合治理,打造了蜿蜒40多公里、横穿平顶山城区的绿色生态长廊;投资4400万元完成白龟山水库北副坝,水库可增蓄水约9000万立方米;投资30亿元的沙河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投资12亿元的北汝河治理项目稳步推进等。随着众多项目的推进,“三纵六横缔七区,四核一网润鹰城”的生态水系逐步成形。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平顶山严控上游“来水”,护好居民“饮水”,严管断面“出水”,水体水质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去年前10个月,该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并列全省第一位;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累计达标率92.5%,居全省第二位。
此外,平顶山还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把产业结构“调高、调轻、调强、调绿”。2020年共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23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煤炭产能;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市区供热普及率由2017年的60.9%增长至2020年的85%;积极申报国家第三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打造低碳环保的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依托伏牛山区淮河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两山”理论实践基地正在平顶山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