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一个古今辉映 诗和远方相会的地方
临黄河而知中国,临河洛而知华夏。
洛阳,八大古都之一,丝绸之路、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十三个王朝的荣辱兴衰在此上演,五千年历史文明在此起源,历史文化名城,是洛阳的一张亮丽名片。
工业重镇,是洛阳另一个著名标签。“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工程有7项布局于此。如今,洛阳推动文旅融合,加快产城互促,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近日,人民网“看见中国”融媒体采访团队走进洛阳,感受这座千年古都在传统中汲取养分,在发展中焕发新机。
文旅融合:让文化“活”起来
华灯初上,洛阳老城区内,洛邑古城似乎刚刚苏醒。
文章插图
洛阳“网红”景区——洛邑古城。洛阳市网信办供图
入口处,人们举着身份证排成长龙,不时踮起脚尖向里张望。城门内,文峰塔挺立,新潭水荡漾,亭台楼阁在烟雨中朦胧。忽有琵琶声起,若珠玉落盘,宫装美人舞于岸边。游人屏息,如痴如醉。
走在古城内,仿佛穿越时空。唐代的酒楼、宋代的商铺,一不留神走过了明清,抬头就是民国的旧墙。然而洛邑古城真正的魅力,却在藏身古街中的百态非遗。
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曲艺民俗……国家、省、市级200多种非遗令人惊叹。“以前没想过进景区,觉得旅游产品都是小年轻喜欢的,跟我们不搭边。”刘潇丹是汝阳刘毛笔第67代传承人,她坦言,洛邑古城以非遗文化为特色“颠覆”了她的观念。
非遗抱团取暖,文化、经济双丰收。首先是文化传承。“直接跟游客互动,传播面一下变大了。”刘潇丹说,以前“汝阳刘”只在书法爱好者圈内有名,如今游客现场体验,了解更深入,使“汝阳刘”知名度更高。
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味道。
文章插图
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曹魏白玉杯。人民网采访人员 杜明明 摄
高大威武的石辟邪“变身”可爱的卡通玩偶,镶嵌绿松石铜牌饰做成笔记本……在洛阳博物馆,构思精巧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洛阳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张波介绍,这些文创产品根据藏品设计开发,主打实用、亲民路线。下一步将结合文物元素推出更多文具、邮品、服饰等,让大家把“文物”带回家。
“遍地”博物馆,是洛阳城独特的标签。漫步大街小巷,一抬头,或许就会和一座博物馆不期而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2家博物馆,其中,三级以上博物馆12家,博物馆总数和三级以上博物馆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契约博物馆、军品博物馆、饮食文化博物馆等都独具特色。
文章插图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郑瑶 摄
如今,洛阳正把这些“明珠”串成展现河洛文明的精美“项链”。 2020年,洛阳新建成班超纪念馆、洛阳体育博物馆、考古博物馆等20余家博物馆,全力打造15家精品博物馆,“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初具规模。
“我们正以高质量建设‘东方博物馆之都’为突破口,创新体制机制,紧抓文博行业发展机遇,把博物馆优势提升为城市发展优势。”洛阳市文物局负责人表示,“东方博物馆之都”这一城市品牌必将越擦越亮,吸引更多的人为一座博物馆来到这座城。
文章插图
洛阳牡丹。郑瑶 摄
用文化带动产业发展,洛阳也屡出奇招。每年四五月份,洛阳城总是“爆满”。游人纷至沓来,只为一睹牡丹的天香国色。
当“赏花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时,洛阳人李学武剑走偏锋专注于研发牡丹瓷。“牡丹文化节期间,‘门票经济’很红火,但‘产业经济’没有做起来。”李学武说,“游客来了啥也带不走,本地人也很难从中获取经济收益。”他以唐白瓷技艺为基础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牡丹瓷,成了洛阳爆款文创产品。除瓷盘、盆景等摆件外,如今牡丹瓷已开发出娃娃摆件、饰品等创新产品,每年销售5万余件,稳定销售额约6000万元。
文章插图
李学武牡丹瓷作品。人民网采访人员 杜明明 摄
李学武研发的“一带一路”系列、“东方妞妞”系列等摆件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超万件,受到广泛欢迎。“我们需要抓住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合当地的特色,用牡丹瓷技艺做出他们需要的产品。牡丹伴着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我们的工艺制作,必能辉煌在‘一带一路’上。”
- 中年|一个人的旅行,那就来泸沽湖吧
- 刘强东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儿子,亲生母亲是个谜,章泽天知道吗?
- 一个月仅需1400元?哈弗初恋养车成本分析!
- 爱吃黄金的生物被发现,科学家们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 网红贝勒爷又丑又邋遢?梳妆打扮换上刺绣长裙后,欠她一个道歉
- 就剩这一个能吹的!特朗普不让拜登停修墙项目,火力全开怼新政府
- 四川一个军工厂,曾生产通信保密机,如今厂房荒废,只剩回忆
- 快讯 | 杭州城东一小区,一个孩子从9楼坠下,已送滨江儿保急救
- 如何在科幻中创造一个值得被拯救的世界 | 公开课
- 老年|吉林一个县城,距离主城区20公里,石灰石储量10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