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寻着“土味儿”的“诗和远方”


乡村旅游,寻着“土味儿”的“诗和远方”
文章插图
乡村冬季滑雪游。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乡村旅游,寻着“土味儿”的“诗和远方”
乡村旅游,寻着“土味儿”的“诗和远方”
文章插图
夏日里农村度假山庄风景如画。 本报采访人员 王颖 摄

乡村旅游,寻着“土味儿”的“诗和远方”
文章插图
1月15日,一支由景区商户、员工以及附近村民组成的社火表演队在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舞狮舞龙,让游客切身感受河湟民俗文化的魅力。 祝美甲 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寻一处静谧田园,享受慢生活,令人向往。
冬日里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四合吉村的民俗小院,一场大雪后,仿佛童话世界般的晶莹剔透,屋顶上、树枝间随风抖落的雪花,或飘零在观景游客的面颊上,或飘落在孩子捧起的双手间……群山环绕、开窗见景,在民宿的大露台上一边吃饭,一边欣赏风景,宁静而美丽。
“这里的草地、牦牛、森林像画一样,早晨起雾的时候特别漂亮,餐食也很有民俗特色。”来自甘肃的游客刘佳一副陶醉的神情。
如今,青海省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早已不是简单的农家乐,精品民宿、休闲露营地、生态庄园、乡村主题博物馆等新业态层出不穷。青海省各地市昔日单纯依靠好山好水好资源吸引游客的乡村游正在迅速提高品质,提升品位,创建品牌。
体验农活劳动、采摘瓜果蔬菜、品尝农家美食、了解乡村文化……人们在绿水青山中亲近自然,享受美好假期,而火爆的乡村旅游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产业活力。
据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部门统计,目前青海省共有各类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2210家,从业人数3.32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2.6万人;年接待游客达1553.3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7.84亿元,其中:从业人员年人均工资2.37万元,带动农牧户3.48万户;通过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村脱贫人数0.64万人。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新业态下农牧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假日里的好去处
冬日里的晴好天气,便是出游的好日子。
1月23日,采访人员走进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镇下旧庄村草莓种植基地看到,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村道两旁依次停满了车辆。
山林里散步,体验农活,动手采摘瓜果,再吃一桌团圆饭……来自西宁的李先生带着家人到这里感受农家生活,“尤其是带孩子来农村体验一下农活儿,让她对粒粒皆辛苦,不能浪费粮食有些更深的感受,在寒假里有更多的收获。”
“这两年,我们通过种植特色蔬果,依托本地的自然景观,发展乡村旅游,游客来了,村民的收入多了,眼见着日子越过越好了。”村主任告诉采访人员。
下旧庄村村民用多种水果填满一年四季,“采摘游”已逐渐成为了村里发展乡村游的一个品牌。
“全省各地已初步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观光型’、以城郊设施农业为主的‘设施农业休闲型’、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文化体验型’、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草地生态旅游型’、以旅游景点为主的‘风景名胜依托型’等多种发展类型。”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赵得林告诉告诉采访人员,青海省休闲农牧业逐步开始向主题化、产业化、区域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这个地方太有特色了!文化底蕴深厚,吃的、看的、玩的里面都透着浓郁的民俗风情,在休闲度假的同时,还了解到了不少土族人的风俗礼仪。这个远离喧嚣的民俗文化古村落很值得一来。”从成都慕名来到互助土族自治县纳顿庄园的游客李洁发出啧啧赞叹。
在这里,风格各异、富有民俗文化韵味的民宿,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宿村居、赏美景、观民俗、食农餐,深度体验乡村魅力,让越来越多的“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
近年来,青海省各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特有的区位和资源条件,加快旅游与农业深度融合,利用农业资源做大现代旅游业,形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寻一处乡村,享受惬意的慢生活,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选择。而拥有自然淳朴、特色生活体验等优势的乡村游正好提供了这种可能。
一直关注青海省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西宁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李娜坦言,乡村游如今早已不是简单的“采农家菜、看农家景、吃农家饭、赏农家戏”。目前,青海省的一些富有个性、特色和精品特征的民宿、乡村度假酒店、乡村度假中心等产品成为乡村游的亮点。乡村绿道、登山步道、休闲露营地、房车自驾车营地等新产品和乡村主题博物馆、乡村非遗展示馆等新业态层出不穷,这些乡村旅游新业态正在加速跑出乡村振兴的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