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长寿从珍惜“微生命”开始

受访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健康传播发展中心院长 鲍勇
生命时报采访人员 石筱璇
时光的分秒流逝看似无足轻重 , 但正是这样的时间碎片集合在一起 , 才有了完整的生命长度 。 “微生命”概念的提出 , 便基于这样的理念 。 英国剑桥大学统计学专家大卫·斯皮格尔特教授将原本以年计算的预期寿命 , 分割成一个个以30分钟为一个单位的“微生命” , 并将其与健康风险因素相关联 , 以唤醒人们对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视 。
生命|长寿从珍惜“微生命”开始文章插图
不良习惯一点一滴“偷”走寿命
研究中 , 斯皮格尔特教授将30岁到85岁的55年“生命余额” , 分割为约100万个微生命单位 。 他发现 , 仅一次不健康的生活行为 , 就可造成相应的微生命损失 。
【生命|长寿从珍惜“微生命”开始】每吸一支烟 , 减少半个微生命 。 若每天吸烟20支 , 每天将损失10个微生命单位 , 原本55年的未来寿命就会减少约7.7年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金晖对此解释说 , 大数据显示 , 吸烟者患肺癌死亡的风险约为不吸烟者的10倍以上 , 因此 , 戒烟不容打折 , 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危人群 。 戒烟初期 , 应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 , 或通过转移注意力 , 发展其他兴趣爱好等削减对烟草的强烈渴望 。
超重5公斤 , 减少1个微生命 。 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及部分癌症的诱发因素 , 其危害随体重超标程度的增加而上升 。 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超重的国际通用方式 。 一般认为 , BMI的最佳区间为22.5~24,在此标准上 , 体重只要超出5公斤 , 每天就会减少一个微生命 。 从小就超重、肥胖的孩子 , 微生命损失累积更多 , 长大后可能面临更大的健康风险 。 去年底发布的2020年中国居民健康数据显示 , 我国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为6.8%和3.6% ,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 , 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则达到34.3%和16.4% 。 “管住嘴、迈开腿”必须从小开始 , 刻不容缓 。
久坐2个小时 , 减少1个微生命 。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认定 , 清醒状态下 , 以坐姿、斜躺或卧姿活动时 , 能量消耗小于等于1.5 梅脱(一种衡量能量代谢多少的单位)的行为 , 即可算作“久坐” , 如躺着看电视、玩手机 , 坐着打游戏、打字、阅读 , 坐车出行等 。 只要此类行为持续超过2个小时 , 就会损失掉30分钟的生命 。 建议每隔一小时起来活动身体 , 做做拉伸运动 。
喝2品脱(1.14升 , 约2瓶)高浓度啤酒 , 减少1个微生命 。 高浓度多指超过10度的啤酒 。 酒精摄入过量可导致肝、肾、神经、血管损伤等 。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 , 全球5.5%的癌症由酒精引起 , 每18个癌症里就有一个是喝出来的 , 其中口腔癌、喉癌、食管癌与之关系最密切 。 2018年《柳叶刀》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称 , 酒没有安全剂量 , 即使喝一点也有害 。 上海交通大学健康传播发展中心院长鲍勇建议 , 如果确实无法彻底戒酒 , 也必须限制饮用量 , 一般需要控制在自身酒量上限的1/3以内 。
空气污染严重 , 每天减少半个微生命 。 以PM2.5为标准 , 当其数值超过20以后 , 浓度每上升10个单位 , 就会使生活其中的人每天减少15分钟 , 即半个微生命 。 因此 , 雾霾天气最好不要开窗通风 ,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 尤其是年老体弱者 , 不宜在雾霾天出门 , 更不宜晨练;外出应戴上专业防霾口罩 。
做对小事就能“补偿”一些损失
从微生命理论看 , 每做错一件小事 , 就会直接引起“减寿”效应 , 但幸运的是 , 养成并坚持一些好习惯能起到相反作用 。 也就是说 , 每天做对一件小事 , 就能将损失的时间补上一点 。
每天吃500克蔬菜 , 增加4个微生命 。 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 有助降脂 , 其含钙量比牛奶还高 , 能强壮骨骼 。 上海一项针对13.48万中老年居民的研究发现 , 当男性的蔬菜摄入量从每天144克增加到583克 , 女性从124克增加到506克时 , 他们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可分别降低36%和16% 。 金晖说 , 深色叶菜、十字花科蔬菜的作用更显著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也强调 , 在每天推荐摄入的400~500克蔬菜中 , 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 。 提高蔬菜摄入量的办法之一是 , 保证每天的中、晚餐各有至少2个蔬菜 , 烹饪时尽量少放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