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你好,李焕英》赞美母爱,难道不是孩子为父母牺牲自己?

原本并不被看好的贾玲导演处女作逆袭了2021年春节档 , 一跃成为票房黑马和赢家 。
凭借豆瓣开分8.1、不降反升至8.3分 , 迅速发酵的口碑使其在大年初四票房大幅超越《唐探3》 。
喜剧+亲情的传统题材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欢 , 不少人是又笑又哭看完的《你好 , 李焕英》 , 看完都在夸母爱的伟大 。
可是别忘了 , 这部电影是贾玲用来纪念已逝母亲的 , 是她对话自己母亲的一部作品 。

说《你好,李焕英》赞美母爱,难道不是孩子为父母牺牲自己?
文章图片
首先 , 电影《你好 。 李焕英》改编自2016年的同名小品 , 是贾玲成立自己的公司后第一个作品 , 作品的内容正是根据贾玲自己的故事进行改编的 。
电影在28分钟同名小品的基础上进行扩编 , 讲述了贾玲穿越回上世纪80年代、母亲尚未结婚前 , 以表妹的身份伴随母亲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 。
不难发现 , 采用穿越梗进行叙事的《你好 , 李焕英》与沈腾的《夏洛特烦恼》在设定上如出一辙 , 主人公都是当下有遗憾、渴望改变的 。 穿越时光、改变过去 , 故事的推动是根据主人公贾玲的想法和需求进行发展的 , 所以说贾玲才是这部电影所要塑造的真正主角啊!

说《你好,李焕英》赞美母爱,难道不是孩子为父母牺牲自己?
文章图片
别因为被贾玲收割了泪水就跟着夸人家好 , 清醒一点!人家说的不是母爱 , 而是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私心而不断牺牲自我的重负啊!
在《李焕英》故事的开头 , 贾玲成长的过程始终伴随着一个词:不省心 。
做事让妈不省心、成绩让妈不省心 , 唯一一件省心的事恐怕就是吃饭 。 身为妈妈的“李焕英”对此的反应是“你就不能让妈长回脸吗?” 。

说《你好,李焕英》赞美母爱,难道不是孩子为父母牺牲自己?
文章图片
“长回脸” , 这三个字背后传达出的是羞愧、失望、恨铁不成钢的情绪 , 更重要的是传统父母骨子那种好面子的观念 。
最终贾玲怎么做的?选择求人造假一份体面的录取通知书 , 人生第一次撒谎只是为了给妈“长回脸” 。
现实还不够 , 当贾玲穿越回到过去的时候 , 贾玲对她妈说的是:我能让你更高兴 。 而她妈的反应不是说“我希望你快乐” , 而是“好” 。

说《你好,李焕英》赞美母爱,难道不是孩子为父母牺牲自己?
文章图片
从装瞎帮妈妈买第一台电视、鼓舞妈妈打排球赛 , 再到想尽一切办法撮合李光林和妈妈 , 哪怕她知道一旦撮合成功 , 自己在未来将无法出生、不复存在 。 即便知道撮合成功会让自己消失 , 贾玲仍旧毫不犹豫地去做了啊!
用牺牲自己这样如此惨烈的方式 , 就是为了换取妈妈的开心和幸福 , 难道最该让人感动不是做孩子的贾玲吗?
从古至今都在夸母爱有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 , 可我们却忽略了那个被爱得“孩子”啊!

说《你好,李焕英》赞美母爱,难道不是孩子为父母牺牲自己?
文章图片
孩子在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后 , 最大的依靠就是父母 。 在孩子的心中 , 最能够给自己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正是来自父母 , 而最害怕的就是父母对自己的嫌弃 。 为了不让父母嫌弃自己 , 孩子不得努力讨父母开心吗?
身为孩子有多辛苦?在成长的过程中既要背负父母的“我为你好”、沉甸甸的爱 , 不断努力达到父母的要求 , 又要在自己有限的能力里想尽办法讨父母的欢心 。 就像贾玲一样 , 在《你好 , 李焕英》里自始至终都在想尽办法给她妈“长脸” , 让她妈能够开心起来啊!
为什么在《你好 , 李焕英》里有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觉?为什么片尾那段回忆杀如此催泪?

说《你好,李焕英》赞美母爱,难道不是孩子为父母牺牲自己?
文章图片
是因为身为孩子的贾玲再也没有机会完成母亲的期望 , 从而获得母亲的微笑和肯定 。 无法获得母亲的肯定 , 身为孩子会彷徨、会慌乱 , 才是让人抱憾终身的事情 。
试问 , 如果父母在世之时愿意多给孩子几分肯定 , 哪里有那么多孩子的人生缺失了幸福和快乐 。
说《你好,李焕英》赞美母爱,难道不是孩子为父母牺牲自己?】《你好 , 李焕英》的好 , 来自于贾玲的真诚和真心 , 她对母亲的爱是让人感动的 。 但如果说以这部电影再去赞美母爱有多么无私和伟大 , 其实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