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淡然之极而众美从之( 四 )


玉墀争采,玉钗争插,至正年间。
种草地点 北京 故宫
朝代人物清 纳兰性德
「国家宝藏」这样介绍故宫: 中国 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曾建立过近三十个王朝,个有其都城、宫殿,但最后只留下一座明清紫禁城,成为神州大地上仅存的宫殿。
那古人怎么说呢?毕竟是明清故宫,总算找到了一位叶赫那拉姓氏的词人,也是清词三大家之一。不知道大家觉得这几个标签、tital放在一起是什么想法?一个旗人,可以get汉民族文化的精髓,可以成为洋洋洒洒近千年流传的词人的继承者,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当然,其实也不仅仅是一座600年紫禁城, 北京 是一座让无论古人还是现代人都向往的地方。千年之前,陈子昂登幽州城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听完这样的句子,你不想去看看是什么的环境氛围,什么样的一座城池,让一位大文学家会有这样的表达?而 北京 ,在 中国 的历史进程中,到底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淡然之极而众美从之
文章插图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淡然之极而众美从之
文章插图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淡然之极而众美从之
文章插图
回头来说说,我为什么选了这一首词。故宫事往凭谁问,无恙是朱颜。这一句,我特别喜欢,当年宫殿里的往事还能向谁诉说呢,不变的是这里依旧会有美丽的姑娘,花依旧年年开。这就是历史啊!直到今天,这里所有的建筑都写进了历史、变成文物,整个紫禁城人去楼空,也变成了一座博物院。
但依旧没有变化啊,更多美丽青春的姑娘涌进来了,他们扮上古代的装扮,就让故宫穿越了。很多网友都在调侃,故宫的一场雪,就让反清复明实现了。其实除了打卡拍照,我想这里少了点什么?我们还可以多做点什么,留一些时间,给到那些见证历史的建筑和文物,这才是进博物院最该做的事情啊!千万别做拍了照片就走、文案内容百度的人,那不是我们自己的感受啊!
关于 北京 ,给大家推荐不用抢机位、周一也不闭馆、票价也略便宜、游客也还不多、和故宫建筑一脉相承的几个地方:太庙、国子监和孔庙。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淡然之极而众美从之
文章插图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淡然之极而众美从之
文章插图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淡然之极而众美从之
文章插图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淡然之极而众美从之
文章插图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梁王阁榭水中央,鸟鹊双星带五潢。
跨海虹桥三十里,广寒宫殿夜飘香。
蘋香波暖泛云津,渔枻樵歌 曲水 滨。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种草地点 云南
朝代人物明 杨慎
《滇海曲》这是一组组诗,主要就是描写和赞颂了滇池之美,歌颂了 云南 风物。第一首,主要写滇池,写它的历史和故事。第二首,以白描的手法,写滇池本身的美,相映成趣。前者想象丰富,文字多少有些浓艳色彩;后者明白如画,文字自然清新。
云南 并入 中国 版图,是在元,但真正建立起有效的中央集权控制,是在明,明朝首先在 云南 建立了36个土司官。当明大诗人杨慎被谪戍 云南 ,他在那里生活了四十年,谙稔 云南 的历史和风土人情,热爱 云南 的山山水水,他对 云南 景物的感受之真切而深沉,从而才流传下来这么优美的诗句。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其实到了明代,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诗词,更加通俗易懂,我想这也是「滇海曲」之所以称作曲,而非绝句的一个原因吧。一句话就概括了 云南 之美,美在气候宜人,美在花枝常开不败。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淡然之极而众美从之
文章插图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淡然之极而众美从之
文章插图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淡然之极而众美从之
文章插图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淡然之极而众美从之
文章插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淡然之极而众美从之
文章插图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种草地点塞外
朝代人物唐 王翰
其实从古人的角度出发,那个时候的塞外或者边陲,更多在诗词中透露的尽是悲凉。不是送友人流放,就是自己被贬,郁郁不得志。没错,因为那里它不像中原,相对的稳定,它是权力的中央,是相对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的地方,是熟悉的,是家。它是荒芜,它是战场,它甚至是另一个国家,另一个民族的文化。所以没有那么多的古诗词去赞美它,歌颂它,流传于世。但今天,每一寸脚下的土地都是祖国,每一个地方都诉说着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