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
文章插图
唐朝李德裕留守洛阳,“有终焉之志,于平泉置别墅,采天下奇花异竹、珍木怪石,为园池之玩。自为家戒序录,志其草木之得处,刊于石,云:‘移吾片石,折树一枝,非子孙也。’”(《旧五代史·李敬义传》)李德裕出将入相,有功王室,尤其是武宗朝为宰辅,言听计行,唐王朝几至中兴。不幸卷入党争,数度罢相,遂有终焉之志,不仅留心起园池之玩来,而且缺少一种达观心态,以为子孙后代可以世守平泉别墅,以至其中一石一木不容毁弃。
古人将本宅之外另建的园林游憩处所称为别墅。李德裕既有“终焉之志”,可见他有意将平泉别墅作为一生归宿。但事与愿违,他因身处“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一旦被罢相,便想优游卒岁,也不可能了。由于政敌排挤,此后不久,他便被贬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最终卒于任所。他想让子孙世守平泉别墅的一木一石,而身后仅二十多年便逢唐末动乱,洛阳遭劫,“李氏花木,多为都下移掘,樵人鬻卖,园亭扫地矣”(同上)。
将房产留给子孙,不仅是长辈的意愿,也是子孙的需要,因为每一代人首先是生活在前人创造的环境中,然后才能创造自己的生活,同时为子孙后代创造生存条件。问题是社会在变动,人也在社会中沉浮,自身尚且有旦夕祸福,子孙命运更难逆料。随着人在社会中角色变化,地位升沉,生存空间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文章插图
春秋时,齐景公初即位,好治宫室,聚狗马,厚敛重刑,奢侈无度。后来任晏婴为正卿,稍自敛抑,但为时已晚,田氏取代公室的趋势在齐国已不可逆转。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景公坐于路寝(诸侯的正室),说:“美哉其室!将谁有此乎?”(《晏子春秋》)较之于宫室为谁所有,更让他担心的其实是江山改姓,但江山既然可以改姓,宫室当然可以易主,而且江山一旦改姓,宫室也必将易主。齐景公也许乏善可陈,但如此发问或许是第一人,也未可知。可见他颇识时务,且懂得物无常主的道理。
西汉宣帝时,平恩侯许伯作为皇太子的外公,治第新成,刚搬进去住,也像如今许多人家似的,要庆贺一番。丞相、御史、将军,以及俸禄在中二千石的官员纷纷前往祝贺。司隶校尉盖宽饶没有主动前往,许伯请他才去。尽管许伯亲自为他斟酒,但或许因他职位不够高,或许因他不肯与时俗合流,“坐者毕属目卑下之”。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他却高兴不起来,竟仰视屋顶,感慨地说:“美哉!然富贵无常,忽则易人,此如传舍,所阅多矣。唯谨慎为得久,君侯可不戒哉!”(《汉书》)这话也如曲突徙薪的忠言,虽不合庆贺的氛围,却是真心为主人着想。倘若许伯因此而深悟“唯谨慎为得久”的道理,当不无裨益。
文章插图
唐朝郭子仪封汾阳王,于京城治第,对工人说:“好筑此墙,勿令不牢。”工人放下锤子回答说:“数十年来,京城达官家墙皆是某所筑,今某死某亡,某败某绝,人自改换,墙固无恙。”(《五杂组》)工人也许是经验之谈,而郭子仪显然想得更多,这番话让他“惕然动心,即日请老”,大约深感富贵无常,而顿生激流勇退之意。对此,《五杂组》的作者谢肇淛也不禁赞叹:“噫,贤哉工人之言!达哉令公之见也!”
许伯的府第可能是新建的,还没有住过多少人家,说它“所阅多矣”也许有失公允;但“如此传舍”,其实是说类似的府第就像客店似的,其中一部分由于历时既久,已然“所阅多矣”,另一部分虽属新建,但在未来的岁月也难免“所阅多矣”。这与筑墙工人所谓“人自改换,墙固无恙”说的是一回事。
中国古代实行宗祧继承,房产当然应传子孙。但子孙的社会地位如果发生变化,能否保有就很难说了。西汉萧何贵为丞相,而“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他说:“令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汉书·萧何传》)封建制度维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丞相无疑属于统治集团,但其子孙的社会地位如果显著下降,那么其祖产就完全可能“为势家所夺”。而穷僻处的田宅,势家未必看得上,子孙保有或许可以长久一些,这其实也是为子孙着想。
萧何虽有远见,却还不算彻底,更彻底的是不置田宅。唐朝宰相张嘉贞不置田宅,有人劝他,他说:“吾尝相国矣,未死,岂有饥寒忧?若以谴(谪)去,虽富田产,犹不能有也。”(《新唐书·张嘉贞传》)北宋宰相王旦也不置田宅,说:“子孙当各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尔。”(《宋史·王旦传》)他们所说都有道理,而明代笔记《四友斋丛说》所记陈元用说得更明白:“有好子孙,不必置庄田,以彼必能自置也。若子孙不贤,虽与庄田,必不能守,置之何益?”
- 老年|解州关帝庙
- 老年|织金平远古镇花开春意浓,快来玩
- 老年|中国古塔揽胜——辽宁阜新!
- 老年|数百只候鸟已抵达张掖国家湿地公园
- 老年|春意浓,天河公园的花海“红了”!
- 老年|德兴市境内山水如画,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
- 关爱老年人、消除数字鸿沟,人工智能为智能经济注入新动能
- 老年|吉林一个县城,距离主城区20公里,石灰石储量10亿吨
- 老年|读懂地图,你就学懂了地理
- 完善传统服务保障措施,让老年人走出“数字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