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睹为快:揭秘新一代自研京东云服务器

云计算服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各行各业快速普及 , 成为IT应用的最主流实现形式 。 与此同时 , 云计算技术也在快速的演进迭代 。 云原生、裸金属、软硬一体虚拟化技术层出不穷 , 混合云、多云融合、边缘计算让云服务部署形式更加多样 。 作为最重要的云基础设施 , 服务器也必须与时俱进 , 持续迭代创新 , 以更好地支撑、驱动这些业务的发展 。
为此 , 新一代自研京东云服务器应势而生 , 并将于2021年4月上线 。 让我们先睹为快 , 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先睹为快:揭秘新一代自研京东云服务器
文章图片
第二代京东云服务器
第二代京东云服务器的设计理念源于京东自有大规模云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经验 , 同时担负京东集团内部应用支撑 , 以及京东云对外服务 , 京东云服务器必须能够提供很高的业务稳定性、灵活性 , 在大规模部署的情况下实现高效运维 , 同时还要保持极佳的性价比 。
先睹为快:揭秘新一代自研京东云服务器】综合优化应用性能性价比大幅高于传统设备
无论是京东集团内部应用 , 还是京东云公有云服务 , 都需要大量的设备来提供计算、存储资源 。 因此 , 京东科技旗下品牌京东云一直在探索如何进一步提高应用的性能 , 获得更高的业务性价比 。
为实现这一目标 , 京东云在第一时间实现了对业内新技术的支持 。 无论是最新的处理器技术 , 还是固态存储、非易失性内存、异构计算、硬件卸载加速 , 京东云服务器均率先进行适配 , 从而让内外部客户能够在第一时间收获这些新硬件技术带来的性能提升 。 而且 , 京东云还与部件厂商在规格定义、供应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定制合作 。 例如 , 与芯片厂商深度合作 , 通过早期联合PoC、SKU定制等手段 , 成功使得京东云服务器的云实例承载能力比同价格的标准品提升2倍以上 。
行业领先的系统设计创新
在系统设计上 , 京东云也在积极探索创新 。 为了进一步增加单机云实例的承载量 , 以及容器应用的性能 , 未来的处理器将具有更多核心数、更高主频 , 这也带来了更高的发热量 。 第二代京东云服务器为这一趋势预留了风液混合散热系统设计 。 通过液冷对处理器等高功耗模块散热 , 硬盘和IO卡等低功耗模块继续采用风冷散热 , 从而兼顾了性能、可维护性以及性价比 。 第二个例子 , 随着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 , 磁盘内的盘片、磁头、存储区的密度越来越大 , 对于外部环境的振动、噪声的敏感度就越来越高 。 第二代京东云服务器采用了“硬盘前置 , 风扇后置”的系统架构 , 最大程度的拉开风扇和硬盘之间的距离 , 从而有效的降低对硬盘的影响 。 在与硬盘厂商的联合实验室测试中 , 这一设计可以显著降低磁盘的读写失误 , 从而显著提高磁盘性能 。

先睹为快:揭秘新一代自研京东云服务器
文章图片
风液混合散热及硬盘风扇分离设计
模块化设计灵活兼顾多种部署方式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多个京东云数据中心 , 其中既有京东云自行设计并且建设的、设备承载能力很强的新机房 , 也有很多沿袭下来的租用、合建、定制机房 , 每个机房基础设施条件不一样 , 所以 , 服务器必须既可以在老旧机房中部署运行 , 也能够充分发挥新建机房高密度、高承载力的优势 。
在此之前 , 业内也推出了针对大规模部署优化的整机柜式服务器 。 然而 , 这些整机柜服务器与通用服务器相比 , 无论从内部设备的尺寸 , 还是供电和散热方式 , 都有很大的差异 , 因此老旧机房、新老设备混杂部署的机房 , 很难采用此种方案 , 这些设计精良的“高端武器” , 只能被部署在近期新建的数据中心中 , 严重的影响了上层业务的灵活性和动态迁移能力 , 也限制了这类设备的应用推广 。 第二代京东云服务器通过“标准化 , 模块化” , 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 从而提高多场景适应能力 。
沿用业内传统的19英寸机柜标准设备宽度 , 柜内的各个节点独立散热 , 并且可以在集中供电、独立供电两种模式间 , 通过更换供电模块来灵活适配 , 从而实现了设备节点既能在定制机柜部署 , 也能放置于标准机柜部署 。
先睹为快:揭秘新一代自研京东云服务器
文章图片
灵活电源设计
设备节点的IO出线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 , 可以在前、后出线之间灵活切换 。 在前IO出线时 , 机柜后部无任何线缆 , 可以更好地适配新建机房的风道封闭设计 , 所有运维工作均可在冷通道进行 , 单边维护效率更高 , 环境更友好 。 当部署于老旧机房时 , 设备节点可沿用传统的后IO出线 , 保持与传统设备一致的维护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