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走进1919,了解那个\觉醒年代\( 二 )

然而 , 如何唤起国民的觉悟以及唤起国民怎样的觉悟 , 对这些问题的不同思考与求解 , 将知识分子引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新文化运动”通过新文学的丰硕实绩显示了成效 , 在经历了国语的倡行、标点符号的制定以及与林纾等旧文学卫道者的论战之后 , 新文学在体裁、题材、文法、思想旨归等方面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 并确立了“书写人的文学 , 排斥非人文学”的总追求;封建礼教逐步走向瓦解 , 个性解放和独立自由的新风气吹入了沉寂的中国 ,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拒绝做旧家庭和旧价值观念的奴隶 , 勇敢地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西方先进思想在日益开放和包容的环境中传播和涌流 , 青年人不再局限于对“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些概念的孤立讨论 , 而是形成有体系的科学理论;虽然工读互助等社会实验囿于种种客观条件的约束 , 最终没有成功 , 但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 , 在空想与现实间逐渐搭建起了桥梁 , 用一种崭新的“想像中国的方法”启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 。
在评述“五四”及其后国民觉悟的历程时 , 著者用史家的审慎态度 , 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揭橥“五四精神”深远的影响 。 遍览历史漪纹 , “五四”作为现代中国思潮史上一片巨浪的样貌 , 已是清晰可见;而其之于中国国民思想和生活的作用 , 诚然是“一日影响百年” 。
“五四”的精神还活着 , 新文化运动开创的事业在被隆重地纪念而且在延续 。 《吾国吾民1919》为这纪念和延续 , 提供了一个更长时段更宽视野的观察角度 。 (责编:张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