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室|一个山区县的医疗供给侧改革

来源:人民健康网
卫生室|一个山区县的医疗供给侧改革文章插图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
卫生室|一个山区县的医疗供给侧改革文章插图
山西宁武县西马坊乡后吴家沟中心村卫生室医生王爱林(左)在为村民看病 。本报采访人员 乔 栋摄
引子
“我有冠心病 , 多亏村里的医生随叫随到 , 还经常主动上门 , 心里踏实多了 。 ”80岁的王来英没有想到 , 黄土峁上住了大半辈子 , 如今享受到了家门口的医疗服务 。
王来英老人是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凤凰镇西关村村民 , 平日里独自居住 。 去年7月 , 老人突发心悸 , 她赶紧给村医打电话 。 几分钟后 , 西关中心村卫生室医生姚俊丽赶到 , 她先让老人口服速效救心丸 , 接着测量血压和心率 , 随即联系医院转诊 , 一刻也没耽搁 。 老人出院后 , 姚俊丽定期登门复诊 , 老人康复状况良好 。
宁武地处沟壑纵横的吕梁山深处 , 平均海拔2000多米 , 全县超过半数的行政村常住人口在200人以下 , 村多、村小、村散 , 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不均衡现象一度突出 。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10月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 , 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县和市域内基本医疗卫生资源按常住人口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 , 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
2017年 , 宁武探索实施医疗供给侧改革 , 将全县441个村卫生室优化整合为182个中心村卫生室 , 不设中心村卫生室的行政村设立巡诊室 , 打造农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 全县243名乡村医生竞聘上岗 , 纳入县医疗集团统一管理 ,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
“山西宁武资源整合破冰基层卫生服务不均衡之困” , 继2019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首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后 , 2020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全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典型案例 。
优化布局
根据常住人口和服务半径 , 规划建设中心村卫生室
上山、下坡、转弯……一路小跑的姚俊丽拐进一条窄巷 , 直奔西关村村民杨引引家 。
推门进屋 , 姚俊丽利落地为杨引引老人量血压、测心率 , 随后从出诊箱中取出几瓶药 , 连同一张手写的用药指南放在桌案上 , 叮嘱老人按时吃药 。 因脑梗瘫痪在床近4年 , 杨老太几乎没得过褥疮 。 她说:“姚医生隔三差五送药上门 , 还帮俺做按摩 , 她比谁都了解俺的病 。 ”
搁在前些年 , 姚俊丽提供不了这些服务 。 彼时 , 她在自己家里给乡亲们看病:搭一张简易行军床作为诊疗床 , 能用的医疗器械主要是一支体温计、一个听诊器、一台血压仪 。
过去 , 宁武县大部分村卫生室设在乡村医生家里 , 影响村医开展医疗服务 。 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 , 但困难也不小 。
【卫生室|一个山区县的医疗供给侧改革】宁武县山区面积占95.36% , 人口居住分散 。 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 全县464个行政村中 , 常住人口200人以下的有249个 , 300人以上的不超过50个 。 随着城镇化等持续推进 , 到2018年 , 全县常住人口50人以下的行政村占比达三成 。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 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既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 又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把钱花在刀刃上 。
“与其十指用力 , 不如攥指成拳 。 ”时任分管卫生健康工作副县长的杨丽琴和同事们调研后 , 建议对村卫生室进行调整 , 合理配置资源 , 避免“撒胡椒面”式的投入 。
“方向正确 , 阻力却不小 。 ”一些干部对杨丽琴坦言 , 当地长期以来按村卫生室数量向乡镇分配基层医疗相关资金 , 减少一个村卫生室 , 就意味着上级拨付资金相应减少 。
经深入调研和反复酝酿 , 宁武县于2017年10月下发全面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 决定“改建或新修100个中心村卫生室” , 建设经费列入专项预算 , 分配给乡镇的医疗相关资金保持相对稳定 。
中心村卫生室怎么建?实施方案提出按常住人口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 , 建在人口相对集中的行政村 , 每个中心村卫生室服务常住人口不少于500人 , 尽可能扩大覆盖面 。
“底数精准 , 才能有的放矢 。 ”宁武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办公室主任罗跃东说 , 改造提升村卫生室 , 第一项工作是要求基层干部上门入户 , 精准摸排常住人口 , 为规划建设提供扎实底数 。 初步摸排发现 , 城郊乡镇流动人口较多 , 经专家组科学评估后 , 决定将居住超过半年以上的人员都纳入“常住人口”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