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怪象:穷山僻壤,三“族”鼎立,波黑怎么成了争夺的焦点?
欧洲历史上 , 巴尔干地区一直是列强争夺的重点 。 作为东西方文化和宗教的交汇地 , 巴尔干半岛上的诸多民族历史起源、文化背景有很大差别 , 这些差别与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在一起 , 巴尔干地区已经很不太平了 。 然而 , 为争夺利益 , 列强势力又不断侵入该地区 , 巴尔干最终沦为欧洲的火药桶 。
中世纪以来 , 拜占庭帝国的势力扩张到巴尔干 , 这里成为基督教内部斗争的舞台 , 信奉天主教的西部与信奉东正教的东部彼此敌对 , 势不两立 。 1453年 , 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灭掉 , 这里又成为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斗争的舞台 。
文章图片
此后几百年 , 伴随着列强势力的不断介入 , 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人们为争夺“生存空间”冲突不断 。 到一战爆发的20世纪初 , 巴尔干地区基本形成前南斯拉夫解体后的格局 。
前南六个国家中 , 波黑可以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 历史上大多数时间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仅为两个地理区域名称 。 作为以山地为主的地区 , 波黑在巴尔干半岛一直属于“欠发达地区” 。 然而 , 就是这个穷山僻壤成了列强争夺的焦点 , 如果说巴尔干是欧洲的火药桶 , 波黑就是巴尔干的火药桶 。
相比巴尔干其他国家 , 波黑的历史比较简单 , 公元12世纪 , 这里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波斯尼亚王国 。 15世纪末被奥斯曼帝国征服 , 此后几百年沦为其附属地 。 期间 , 波黑还沦为奥匈帝国、塞尔维亚王国甚至是傀儡国“克罗地亚独立国”的属地 。
文章图片
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 , 土耳其人对波黑境内的斯拉夫人采取同化政策 。 以宗教人头税的方式“鼓励”当地人进入上层社会 , 规定改信伊斯兰教就可免交某些捐税 , 还以集中教育和培养的方式对斯拉夫人后代土耳其化 。
应该说 , 奥斯曼帝国的同化政策取得了一定成功 , 现今波黑境内超过一半的穆斯林就是这样形成的 , 如此三族鼎立 , 三教并存 , 在当今40多个欧洲国家中可是数一数二的 。 正是民族、宗教的复杂性 , 波黑逐渐成为矛盾的焦点地区 , 历史一再证明 , 谁把它吞并都将落得悲惨下场 。
随着奥斯曼帝国沦为西亚病夫 , 到了19世纪末 , 欧洲列强开始为“奥斯曼遗产”展开争夺 。 1908年 , 奥匈帝国沉不住气了 , 宣布把波黑纳入版图 , 主动背上这个火药桶 , 结果众所周知 , 随着萨拉热窝一声枪响 , 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
文章图片
不难看出 , 历史上 , 波黑地区就是巴尔干半岛矛盾交汇的缩影 。 奥斯曼土耳其统治时期 , 波黑就是帝国的西部边界 , 到了20世纪 , 奥匈帝国势力要扩张的巴尔干半岛 , 首当其冲的就是波黑 。 只能说 , 虽然身处穷山僻壤 , 波黑却具备独特的地理位置 , 不幸的是 , 这样的地缘格局往往沦为大国的缓冲区 。
针对波黑独特的三族鼎立 , 三教并存 , 铁托时期的南斯拉夫给了穆斯林族一定地位 , 将原本构成南斯拉夫主体的民族由五个提升到六个 。 直到今天 , 穆族仍是波黑最大的族群 。 身为克罗地亚人 , 铁托注重遏制大塞尔维亚主义 。 在他统治的几十年间 , 作为南斯拉夫主体民族的塞尔维亚族没有了以往的跋扈 , 各民族倒也相安无事 。
随着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 , 被压制数十年的民族矛盾终于爆发了 , 而冲突的焦点又是在波黑 。 三个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发生严重分歧 , 穆族主张独立并建立波黑穆斯林共和国;克族也主张独立 , 但希望建立一个联邦制国家;而塞族则坚决反对独立 。
文章图片
很快 , 二战后欧洲最大规模的一次局部战争爆发了 , 波黑战争中 , 塞、穆、克三族均动了血本 , 当然也都付出了惨重代价 。 波黑仅有的430万人口中 , 近30万人死亡 , 超过200万人沦为难民 , 经济损失更是不可计数 。
值得欣慰的是 , 今天的波黑逐渐走入了正轨 , 已经把加入欧盟和北约作为外交的中心任务 。 三族不仅能和平相处 , 还创造了独特的政体模式 , 三族各出一名代表组成主席团领导国家 , 三族轮流担任主席 。 历史证明 , 饱受战乱的波黑人民具备解决自身问题的政治智慧 。
【巴尔干怪象:穷山僻壤,三“族”鼎立,波黑怎么成了争夺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