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演员》开播,遭口诛笔伐,揭示行业低压下的鲶鱼效应

2021年,对于整个娱乐圈来讲,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一件件令人咋舌的事情扑面而来,影视行业再次成为众矢之的,成为舆论的焦点,这样的讨论声不只停留在事件本身,甚至已经延伸到综艺领域。
一款为了培养新生代女演员的综艺节目《我是女演员》,播出之后,就深陷舆论的漩涡。网友针对节目的片段,表达着自己的看法。
《我是女演员》开播,遭口诛笔伐,揭示行业低压下的鲶鱼效应】“有必要当众表演激情戏么”
“选拔女演员,要这么多男嘉宾干什么”

《我是女演员》开播,遭口诛笔伐,揭示行业低压下的鲶鱼效应
文章插图
在第一期的节目中,就设置了一场《还珠格格》经典的激情戏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而这样的片段,经过剪辑后迅速传播,为节目招来很多议论。但是,仅凭一段内容就认定节目质量的好坏有失偏颇。
对节目有一个完整了解之后,就会发现每一期都会有一个经典重现作为考核内容,通过不同场景的设置、情绪的表达来考核学员的实力,并且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在方向上的把握还是准确的。

《我是女演员》开播,遭口诛笔伐,揭示行业低压下的鲶鱼效应
文章插图
都知道,表演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放天性,是每一名演员的必经之路。而且不得不承认激情戏份在影视剧中很常见,只是角色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已,因此被归属于正常的业务考核范围之内并不为过。节目中各位选手也表示,这只是一种自我突破,是成为一名优秀演员应当具备的能力。以对演员的要求来培养考核新人自然有其合理之处。
节目中的男嘉宾,最大的作用在于与学员搭戏,发挥着一名成熟演员的引路作用,充当绿叶的角色,当然是节目中不可或缺的。

《我是女演员》开播,遭口诛笔伐,揭示行业低压下的鲶鱼效应
文章插图
节目对于选手个人的专业能力要求严格,形体、台词、即兴表演都是考核的重要内容。选手类型多样,有接受过正统表演教育的学院派,也有很多别的类型,鼓励每一位学员去挑战自己,寻找更多的可能性,或者实现学员某种表演理想,充满了温度。
通过对于表演的精雕细琢指明学习方向同样是节目的一个重要作用。学员在生活中大多是观众的身份,只是可以通过影视作品分辨表演的好坏,如果说到如何提高演技就会一筹莫展,无从下手。而且让学员明白,一名好的演员不仅仅只是专业水准达标,更重要的还要体会心理上的高压,只有实现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突破,才能成功出圈。

《我是女演员》开播,遭口诛笔伐,揭示行业低压下的鲶鱼效应
文章插图
《我是女演员》以培养新生代女演员,为演艺圈输送新鲜血液为己任,可以看作是选秀类节目的一项大胆尝试。为大量默默无名的优秀演员提供了展示平台,也为影视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四月底,演员、影视圈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各种事件闻所未闻,对于圈内秩序的讨论日趋白热化。传统的“以剧捧人”的推新方式逐渐展露出弊端,演员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没有有力的补充渠道,必然造成资源垄断价值过热。而选秀节目的出现将在演员行业产生“鲶鱼效应”,新生力量源源不断地补充,就不会是死水一滩,有活力才是发展的第一步。

《我是女演员》开播,遭口诛笔伐,揭示行业低压下的鲶鱼效应
文章插图
同样的,在对于选手专业培养的同时,更要重视个人素质。演员行业的乱相再一次表明,只有演技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演员的个人素质以及价值观念的把握,成为净化影视圈环境的重要突破口。据了解已经有选手获得试镜机会,有机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将节目作为连接新人与剧组的纽带,也是完成节目使命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在,依据碎片信息做出的判断,一些事情难免会被放大或者曲解。要真正的了解,还需要完整了解,从学员的收获、节目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所起到的效果,都是应该被认同的。

《我是女演员》开播,遭口诛笔伐,揭示行业低压下的鲶鱼效应
文章插图
如此看来,为演员行业输血,培养新生代演艺人才的《我是女演员》,被偏见所包围确实有点可惜。
作为有个有着使命感的节目,可能不被理解,不被接受,那就以事实来说话吧。做好自己的事最有意义,先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