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流电视剧如何俘获年轻观众的心—— 讲故事 见真人 有烟火气( 二 )


在讲述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时,主创团队从“冰糖”为切入点展开叙事,邓稼先先生在特别紧张的时候容易低血糖,而嚼冰糖渣可以帮助他镇定情绪。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邓稼先的妻子为了给邓稼先寄一斤冰糖,问了所有同事、朋友都没有凑齐。那个时代生活的艰难和人物对于事业的坚韧,于冰糖这个小细节中看到了大情怀。
把功勋人物当成普通人来写
由郑晓龙担任总导演的单元剧作品《功勋》,聚焦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重点讲述他们青年时期的故事,展现人生中华彩的高光时刻。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是共和国功勋模范。
早在剧本创作初期,总导演郑晓龙就一再强调,“一定要把这些功勋的人物当成普通人来写,写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功勋》总制片人曹平总结说:“我们不喊口号,不搞伪激情,我们要努力去展现功勋人物的特质和个性,用真实的细节去打动观众。”
康洪雷导演了《功勋之张富清》单元,他在论坛上说起选择拍张富清老人的缘起:“没有冲突、没有敌我、没有强烈矛盾,张富清老人30岁从西北野战军只身来到湖北恩施来凤县支援祖国建设,在偏僻的山区,一干就是一辈子,他用一生在大山深处,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这件事深深感动了我”。
怎样用影像语言展示功勋不平凡的一生,康洪雷和摄制选择了“笨”办法,沿着张富清老人的足迹,亲身感受一名共产党员的“深埋功名”与永葆初心。42天的拍摄结束,当年轻的摄制组成员再次见到伟大而平凡的张富清老人时,个个肃然起敬。
尽管张富清这一单元只有6集,但康洪雷却说工作量并不比之前拍40集的电视剧容易,光后期制作就花了将近1年的时间,“每一个镜头推拉摇移的方式都要接近人物原型。目标只有一个,想要今天的年轻人看到一个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老共产党员的形象,而在中国大地上,还有很多这样用一生践行共产党员初衷的老共产党员”。
真实依然是创作者一个最大的利器
《觉醒年代》播出后,导演张永新有时会去视频平台上看观众的反馈,对一个句式感慨颇深,“我竟然看上了一部红色剧”,“我竟然喜欢了一个主流剧”。他反问道:“红色剧,为什么要加‘竟然’这样一个修饰词?”年轻观众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张永新用一个词来概括——真实。
他理解中的“真实”,可以衡量剧本写作水平,是否能反映时代,反映历史;也可以形容拍摄的认真,演员是否真实塑造了角色;也可以表现服化道还原的精气神是否准确,“真实可能被说了10万遍,但是放到当下,我以为这依然是创作者一个最大的利器”。
《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出品人兼总制片人李学政也强调,作为文艺工作者,不应该回避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而是应该把它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真实反映社会面貌,这是文艺工作者的一种责任。
导演康洪雷在现场分享了这样一个细节,《功勋之张富清》剧中张富清老人的扮演者郭涛,要呈现老人90多岁高龄的真实状态,造型部门为此下大力气,为剧中男女主角化了6个小时的妆,化妆完毕,两位青年演员立马有了强烈的心理暗示,直接进入到老年人的状态中,步履蹒跚,连起身走路都变得吃力困难。
《觉醒年代》二轮播出的时候,一句评论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导演张永新至今提起时,感动依然难以自抑,“有人问《觉醒年代》有续集吗?回答是,你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他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受复杂,“那一刻我想哭”。张永新感念于观众说出这样一句简练简约又饱含感情的话,感念于作为创作者,主创团队7年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他觉得《觉醒年代》是观众和团队一同创作出一个剧本,进行了二度创作,一度创作者仅仅做到了他们的本分,二度创作则“更华美更精彩”。
新主流电视剧如何俘获年轻观众的心—— 讲故事 见真人 有烟火气】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