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两姓田氏和姜氏,为何取代之后不改国号?网友:非不想而不能
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之交的标志性事件 , 一直受到众多历史爱好者的关注 。
前391年 , 田和自立为国君 , 是为齐太公 , 迁姜齐的齐康公于海上 , 给了其一座城作为食邑 , 用以供奉姜姓的宗庙 。
前386年 , 在魏文侯等诸侯支持下 , 周安王册封田和为齐侯 。 田和仍旧沿用齐国的名号 , 史称田齐 , 这一事件就是著名的“田氏代齐” , 和“三家分晋”一样 , 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纪元 。
文章图片
与春秋时期的礼乐征伐不同 , 战国与之相比国际局势更加复杂 , 大国争霸、小国图存 , 各国争相变法 。 而田齐最有作为之君就是利用邹忌进行人事改革的齐威王 。
其正是齐太公田和的孙子 。
田齐取代姜齐仍旧沿用“齐”作为国号的原因 , 正好藏在齐威王改革的初衷里 。
齐威王 , 名田因齐 , 田齐第四位国君 , 为田齐桓公田午之子 , 父死后即位 。 即位初期的内外形势和春秋楚国的楚庄王有得一拼 , 外部局势不容乐观 , 内部吏治腐败 。
时三晋独大、楚国刚完成吴起变法 , 紧接宣威盛世 , 而秦国与齐国又不相邻 , 只剩了燕国偶尔可以欺负 。 但燕国为苦寒之地 , 富庶如齐国又看不上那点土地 , 加上当时齐国实力并没有比燕国强太多 , 攻打燕国付出回报不成正比 。
【齐国两姓田氏和姜氏,为何取代之后不改国号?网友:非不想而不能】说齐国到生死关头也不为过 , 之后正是在齐威王的各种深入改革下 , 齐国重新成为强国 , 当魏国衰落后 , 与秦齐楚并称三强 。
因此他最出名的典故-一鸣惊人 , 和楚庄王也非常相似 , 都是尊重人才 , 带领国家走向鼎盛的局面 。
文章图片
前面也提到齐威王为什么要实行改革 , 无非就是内外形势严峻 , 为了延续齐国的统治 , 被动作出的选择 。
实力二字 , 在彼时尤其重要 。 一是来自于国家生存压力;二则是统一天下的野心 。
可以说田齐取代姜齐后 , 仍用“齐”作为国号 , 对齐国的实力保持以及增长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
保持实力
毫无疑问 , 齐国作为春秋时期的霸主和西周的功臣世家 , 在诸侯中影响力仅次于周天子 , 魏文侯当初攻打齐国也是让齐候找到周天子才得以被册立为诸侯 。
仍以齐为国号 , 可以保持在诸侯中的影响力 。 我们一直称呼齐楚为老牌诸侯国也正是如此 。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 , 先秦时期的国号观念还不是那么强 。
国号观念不强 , 齐地为齐国 , 合情合理
先秦时期 , “国号”和后世人理解的“王朝名称”是不一样的 。 并非那种“神圣的”“革命就必须改变”的东西 。
后世众多王朝也以战国为蓝本作为分封基础 , 将皇子分封到战国时期哪块儿地盘就将其分封为某某王 , 比如分封到齐地则为齐王 , 蜀地则为蜀王 , 楚地则为楚王 。
而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地中心就是“齐 , 也就是“营丘”这个地方 , 《尔雅·释地》载:“齐曰营州” 。 临淄是营丘扩建后改的名 。
春秋战国之前的商朝 , 当盘庚迁都到“殷”这个地方 , 我们今天仍把商朝称为殷商也是这个意思 。
文章图片
当然还有一层原因是田氏自身影响力不足以改名 。
田氏一族自身影响力不足以改名
田氏一族在齐国其实是外来族群 , 经过历代不断发展才得以取代姜姓齐国 。
齐桓公时 , 陈国公子陈完来齐国避乱 , 因为谦卑有礼而被齐桓公封为工正之官 , 也就是管理工匠的官员 , 当然比不起后面的工部尚书 , 但对于一个外来者也算站住了脚 。
之后通过不断联姻 , 成为堪比国、高二族的世卿 。 而陈完的妻子就是齐国贵族齐懿仲的女儿 。
到第五代家族田无宇时 , 齐国几乎成了当时齐国的第一家族 。 后来他的次子田乞为了收买民心 , 灾荒之年主动借给灾民粮食 , 大斗出 , 小斗进 , 田氏一族在齐国成了无可取代的家族 。
就连齐景公宰相晏婴也预言"齐政卒归田氏 。 田氏虽无大德 , 以公权私 , 有德于民 , 民爱之 。 "
果然在齐景公死后 , 田氏一族驱逐了与之鼎立的国、高二氏 , 一家独大 , 也就有了开始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的一幕 。
- 江西|1908年江西发生了一场大械斗,只因两姓结怨,一百多人因此伤亡
- 由于畏惧战事,卿大夫们纷纷要求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 从曾经的霸主杀手到躺平等死,战国时期的齐国是怎么逐步堕落的?
- 齐国灭亡二百多年后,齐王后裔取代西汉,成为天下之主
- 战国时期齐国周边那么多小国,为什么不吃掉?
- 田氏代齐时,篡夺齐国的田氏,为何没有遭到讨伐呢?
- 齐国|战国时期,还有3人比嬴政更有希望统一天下,为何都失败了
- 战国时期,齐国强大到什么程度为何最后不战而投降呢!
- 管仲用奇谋击败楚国,瓦解楚国根基,使得楚国向齐国称臣
- 齐国有一大臣:生下70多个儿子,方法难以启齿,正常人都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