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国|上台须念下台时,切莫贪恋不该有的权力

【春秋】隐公十一年
春,滕侯、薛侯来朝。
夏,公会郑伯于时来。
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公元前712年,周桓王八年,鲁隐公十一年。
有很多人在最得意处往往戛然而止,鲁隐公就是其中一位。
春,滕侯、薛侯来朝
春天的时候,滕国国君和薛国国君来朝觐鲁隐公,他们是鲁国的附庸国,来朝觐是应该的,小国要和大国搞好关系才能生存,恰巧的是,两位国君是同一天来的。两位国君为了争朝觐鲁隐公的排名先后顺序而吵闹得不相上下。
排名在前的往往意味着尊贵,凡是关于面子的事情总是和尊严关联起来,中国人爱面子大概从春秋的时候就开始了。薛国国君说:”从封国的先后来看,我薛国是先受封的,所以应排在前面“
滕国国君说:”我是姬姓国家,先祖是文王之子错叔绣,薛国是异姓国家,我不能排在他后面“,滕国,今天的山东滕州。

薛国|上台须念下台时,切莫贪恋不该有的权力
文章插图
滕国位置

薛国|上台须念下台时,切莫贪恋不该有的权力
文章插图
古滕国
鲁国是姬姓国家,自然和同姓亲近,薛国姓任,相传是黄帝的后裔,但当朝天子是姬姓啊,鲁国自然想让滕国排在前面,于是鲁隐公派人对薛国国君进行劝说:”山上有树木,工匠就砍掉它。宾客有礼,主人就会亲近他。按照周朝的会盟惯例,异姓国家是要排在后面的。如果我要到薛国来朝见您,我是不和任姓诸侯国争先后的。您要是肯施惠照顾我,我想让滕国先进行朝见行礼“,这番劝说气和有理,软中带硬,薛国要是不答应,那就是和山上的树木一样要被砍伐的,要是肯谦让有礼,主人就会亲近。这番说法也在理,同姓自然亲近。薛国就爽快答应了。
儒家与人交往的顺序是有先后的,先亲近亲人,后朋友和远人,即所谓亲亲。也是有道理的。朋友和远人是不能翻越亲人的关系顺序的。
两个诸侯国争相朝见,鲁隐公内心处有些许得意,凡人都是如此。
夏,公会郑伯于时来
夏天的时候,鲁隐公和郑庄公会面,商量攻打许国。许国不听王令,被郑庄公抓住把柄率领诸侯国攻打。许国在今天的河南许昌,周武王封伯夷的后人于此立国。
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
许国一个芝麻大一点的国家,在国际上没有什么存在感,不和大国搞好关系,力量小,德行又不够,在国际关系上不听王者的命令,被联合国联军攻打不也是可以预料得到的吗?七月三日,郑国,鲁国和齐国的军队攻入许国都城,许庄公屁滚尿流仓仓惶惶逃去了卫国。卫国和宋国是一伙的。

薛国|上台须念下台时,切莫贪恋不该有的权力
文章插图
讨伐许国
“入”,在春秋的语境里,是强行进入,表明当地人不接受。郑庄公进入许国后,把许国一分为二,把许庄公的弟弟许叔迁往他地。这一战,郑国的颖考叔战死(颖考叔的故事见:不到黄泉不再相见,这对母子还是相见了)
鲁隐公在国际名誉上又赢了一把,跟在大国后面找到了存在感。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冬天的时候,公子翚对隐公说:”你如果让我做宰相,我就可以杀掉桓公“,这又是宫廷密谋,别以为升官发财是能力干出来的,也许小富靠勤,只管自己努力就行了。大富大贵靠德靠命,没有进那个圈子,也别做那个梦了,没有人随随便便可以成功。平凡人家,家庭和睦,老人吉祥,孩子健康即是最大的幸福,切莫牺牲这些换取幻梦一般的尊荣富贵,颠倒了梦想。
隐公对翚说:”我之所以摄政是因为他年幼,如今他已经长大了,我打算把权位还给他。我准备退休养老了“
翚很害怕,讲政治,搞密谋,非亲近的人不能去讲,特别是为了利益而去杀人,他内心又有什么道德可言呢。如果泄露了杀人的密谋反而可能自身遭到损害。所以翚很害怕,转而在桓公面前诬陷隐公,说隐公不想退位要谋划杀害桓公,翚转而请求去杀掉隐公,桓公可以顺利继承大位。桓公同意了。
于是翚在隐公祭祀的地方埋伏了杀手,杀死了隐公。

薛国|上台须念下台时,切莫贪恋不该有的权力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年,隐公接受诸侯争相朝拜,国际上以尊王的名义跟随大国讨伐小国,名声享誉国际,尊荣富贵,他的人生达到了高潮,却在高潮处戛然而止,以贤能之名摄政却落了个被杀的悲剧,谁的人生是容易的呢?做国君的也不容易,身在高位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有人说,坐在最高权位上就像骑在老虎背上,如果你没法驾驭它,或许它就会过来吃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