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间被同一拨人,2次摧毁,新中国成立后,立马保护的国宝

作者:袁载誉 , 龙思屹
它位于晋冀蒙交界处、山西省北部的大同市 。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 , 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城市 。 这座城市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这里设置了雁门郡、代郡 , 拥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
历史上 , 大将蒙恬带人在此修筑过长城 , 北魏皇帝拓跋珪曾经定都于此 , 杨广在此迎击过突厥 , 后唐太宗李克用在此起兵发家 , 辽金两代的也设此为西京 , 可谓是我国北方一大重镇 。
在这么多代人的经营下 , 这里的文化古迹颇为丰富 , 例如悬空寺、华严寺、大同城墙、代王府等处都是国家级保护景点 , 而云冈石窟则是其中最为出名的 。
饱经沧桑的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开工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初(公元460年) , 一直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才竣工 , 历经60多年 。

500年间被同一拨人,2次摧毁,新中国成立后,立马保护的国宝
文章图片
云冈石窟
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 , 六个地处北方边境的军事重镇发生动了叛乱 , 史称“六镇起义” 。 在这次起义中 , 愤怒的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们裹挟着平民百姓杀入了平城(今大同)旧皇宫 。 战火很快波及到了附近的云冈 , 起义军一举焚毁了云冈石窟的亭台楼阁 。 而后 , 云冈石窟只剩下了一地漆黑的瓦砾 , 以及裸露在地表的石雕任风吹雨淋 。
北周时期 , 在周武帝下令罢斥佛教 , 在全国掀起了浩浩荡荡的灭佛运动 。 在此期间 , 本来就遭受过重创的云冈石窟遭到了二次打击 , 残存的在金楼阁台遗址上的石刻艺术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
唐代贞观十五年(641年) , 当地官吏组织起人手 , 在隋代进行的小修整的基础上对这里重建 , 派遣禅师前去修理石窟 , 终于在咸亨四年(673年)完成修复 。 武周时期 , 在尊佛的武则天的影响下 , 当地官吏又对这里进行了二次修整 。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 , 大同因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重点 , 在战乱的影响下 , 大同人口大量流失 , 云冈石窟日益荒废 。
辽国立国以后 , 将大同设为了陪都 , 称“西京” 。 自此云网石窟开始了前后历时50多年的第二次大修建 , 在北魏洞窟的基础上修建了接木构窟檐的通乐、灵岩、鲸崇、镇国、护国、天宫、崇福、童子、华严、兜率十座大寺 。 其中最为宏伟的灵岩大阁东西长达60米 , 拥有高达20多米的立壁 , 下方开凿了两道大门 , 门前还有矗立着两座石塔的石台 。

500年间被同一拨人,2次摧毁,新中国成立后,立马保护的国宝
文章图片
风水轮流转 , 强盛的辽国也有日暮西山的一天 , 辽国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军队被金兵打得抱头鼠窜 。 追击辽军的金兵途经云冈时 , 见到了宏伟的云冈石窟与十大庙宇 。 穷凶极恶的金兵心生歹意 , 纷纷涌入云冈 , 将庙宇洗劫一空 , 然后一把大火烧毁了这十座庙宇 。 冲天的大火在整个地区蔓延开来 , 照亮了乌云蔽日的天空 , 夹杂着僧人的惨叫与呼唤 , 云冈一时间沦为不分昼夜的人间炼狱 。
金代辽而称霸北方 , 大同依然作为陪都存在 。 皇统三年至六年(1143-1146年) , 寺庙在禀慧法师的手上得到了重修 , 在石窟外重修了''灵岩大阁'' , 但其规模已经远不能和辽时期相比较 。
明代 , 大同成为了明军与瓦剌蒙古对垒的最前沿阵地 , 修起了高大的城墙和漫山遍野的碉堡 。 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 , 李自成率军途经大同 , 命令部将“过天星”张天琳留守 。 不久后 , 张天琳被部将姜瓖所杀 。 姜瓖带着人马投奔了清军 , 被任命为大同总兵 。

500年间被同一拨人,2次摧毁,新中国成立后,立马保护的国宝
文章图片
因为不满清朝统治者的崇满歧汉政策 , 加上满人对自己的猜忌 , 害怕满人对自己不利的姜瓖在1649年归顺南明永历政权 , 趁着清军在大同征收粮食引起的骚乱起兵反清 , 史称''戊子之变'' 。 很快 , 摄政王多尔衮便带兵镇压了这次叛乱 , 姜瓖也被部将杨振威所杀 。 怒火中烧的多尔衮及其手下并没有放过这处自金以来不断修缮的庙宇石窟群 , 效仿着自己的女真先辈将这里烧成了灰烬 。 直到两年后 , 即清顺治八年(1651年) , 云冈寺院才得以着手重修 。
1949年 , 新中国成立了 。 3年后的1952年 , 当地政府在各路专家的建议与支持下 , 清晰地意识到云冈石窟作为国宝的价值 , 于是当今设置专门的保护机构 , 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