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被大臣顶撞,却依旧聆听,随后说了6个字,成千古名句
“汉之武帝、唐之武后 , 不可谓不明 。 ”
文章图片
大臣给出了最强“阳谋”
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 , 有功绩也有争议 。 有的人说他是穷兵黩武 , 好大喜功 , 不仅搞的国库空虚 , 还罢黜百家 , 最终惹得起义四起 。 有的人则说他是加强统一 , 抵御外敌 , 勤于政事 , 造福万代 。
其实话说回来 , 汉武帝确实是一位有才能的皇帝 , 他所推行的“推恩令”更是解决了一直困扰汉朝的藩王问题 。 而仅此一项就足够世人传颂 , 人们甚至将“推恩令”看作是千古第一“阳谋” 。
公元前135年 , 掌控大权的窦太后去世 , 汉武帝终于可以没有束缚 , 开始施展自己的抱负 。
文章图片
不过当他真正掌权之后他才发现 , 想要管理偌大的一个国家真的是太难了 , 不管他做什么事情 , 都感觉掣肘 , 尤其是那些藩王 , 不但不帮他分担 , 还经常搞事情 , 让这个初掌帝位的皇帝连连叫苦 。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七八年 , 直到公元前127年的一天 , 一位名叫主父偃的大臣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
主父偃说 , 诸侯各自都有自己的封地 , 但面积却都固定 , 如果能够让其分解化小 , 那么就可以分而食之 。
汉武帝非常赞同这个想法 , 但如何才能让各路诸侯的封地分解?
主父偃不慌不忙接着说道: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 , 以地侯之 。 ”——《史记》
主父偃的意思很简单 , 把之前只有嫡子才能继承的爵位 , 改成所有兄弟都可分摊继承 。 这看上去是一种德施 , 其实就是分而食之 。 因为在原封地不变的情况下 , 分摊继承就会让封地变成若干小份 , 之后再慢慢将这些小份一一吞并 。
听到这里 , 汉武帝非常兴奋 , 如此良计 , 恐怕也只有主父偃能够想出来了 。 汉武帝之所以这么说 , 是因为他见识过主父偃的厉害 , 是一个为了江山社稷 , 连皇帝都敢顶撞的人 。
文章图片
这个大臣脾气臭
说起这主父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 , 那就是不合群 , 是那种走到哪里都被人讨厌的那一种 。 就拿早年他游学到齐地的时候 , 由于他的傲慢且记仇的坏脾气 , 就让当地的读书人联合起来排挤他 。 日子久了之后 , 主父偃就觉得齐地之人并没真才实学 , 于是就跑到其他国家 。
但不论他到哪里 , 他那股子傲气 , 着实让人受不了 , 所以燕、赵、中山国等地方的读书人和齐国一样 , 都联合起来 。
要说这主父偃也真是聪明 , 虽然他在那些读书人面前傲慢至极 , 但唯独对卫青那是卑躬屈膝 。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 卫青是皇帝的小舅子 , 只要卫青肯帮主父偃说句话 , 那么飞黄腾达还不是迟早的事情 。
文章图片
然而主父偃打错了算盘 , 尽管卫青确实几次在汉武帝面前推荐他 , 但奈何他的名声早就臭遍全国 , 皇帝也早有耳闻 。 皇帝毕竟乃九五之尊 , 当然不想理会这个刺头 。
就这样 , 主父偃一度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 。
到了这个地步 , 主父偃也是破釜沉舟 , 他竟然直接给皇帝上了一道书 。 这里简单地说明一下 , “书”是汉朝时上奏皇帝的四种文本形式之一 , 当时称之为“表” , 是一种书信 , 意见信的总称 。
那么主父偃给皇帝提了哪些意见呢?
文章图片
顶撞皇帝 , 却引来千古名言
对于意见内容 , 《史记》中并未记载 , 但知道一共有九大条 , 其中就有一条是反对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 , 尽管这一条让皇帝非常不爽 , 但其他8条都是法律 , 也正是这8条 , 让皇帝眼前一亮 。
随后汉武帝破格召见了主父偃 , 但不知为何 , 这主父偃傲慢的坏毛病又犯了 , 他连续说出几条汉武帝对外作战的弊端 , 甚至当面顶撞 。
按照我们对古代皇帝的理解 , 这个主父偃估计是小命难保了 。
但汉武帝不但不生气 , 反而认真聆听 。 当主父偃说完之后 , 汉武帝甚至有些激动 , 随后说出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
“何相见之晚也 。 ”——《史记》
没错 , 就是如今人们常说的“相见恨晚”的出处 。
文章图片
- 年羹尧|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宁愿被赐死也不造反?理由其实很简单
- 朱棣|二人曾是上下级,27年后顺序调换,师长被授上将,连长成为元帅
- 罗士信|她生擒程咬金,杀罗士信,因贪恋美色投降,却被未婚夫一枪刺死
- 黄百韬?炸?桥烧船,抛弃1万部队,被粟裕统统消灭,军长吞枪自尽
- 日本想让日本演员出演《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结果被我国直接拒绝
- 最后一位仍在世御医,被关28年,出狱后主动上交祖传秘方
- 杨贵妃与唐明皇真的有爱情?明明好惨,被老头子毁了一生
- 官至解放军总后勤部主任,他被评为中将衔,为何突然被取消
- 志愿军战力有多强悍?美军记者拍到一个坚守坑道被硬拖出的小战士
- 汉武帝最勇猛的儿子:徒手与猛兽搏斗,为何却选择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