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水银成河,经过2200年还会流动吗?
始皇既立 , 并兼六国 , 销锋铸鐻 , 维偃干革 , 尊号称帝 , 矜武任力 。 这段话是出自《太史公自序》 , 秦始皇一生创下千古功业 , 生前轰轰烈烈 , 死后仍然大气磅礴 , 同时秦始皇也是留下谜团最多的皇帝 。
文章图片
秦始皇陵中存在水银吗?
在考古发掘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下 , 秦始皇陵仍然以神秘的面庞矗立在骊山 , 这里所说的秦始皇陵主要是指秦始皇地宫 , 实际上 , 秦始皇陵中是否有水银一直也没有答案 , 但是通过多方印证 , 基本可以确定地宫中是有水银的 。
秦始皇地宫中有水银最早出现在司马迁所著《史记》中 , 在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令匠作机弩矢 , 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 机相灌输 , 上具天文 , 下具地理 。 以人鱼膏为烛 , 度不灭者久之 。
根据司马迁所记载的内容 , 秦始皇陵中有大量的水银存在 , 并且这些水银是按照当时秦朝的山川江河湖海进行布局的 。
在《汉书》中也有关于秦始皇陵中的水银记载 , 如果从这些文献资料上来看 , 秦始皇陵是有大量水银的 。
此外 , 也有实验结果从侧面印证水银的存在 。 随着考古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 有两位地质学家通过采集秦始皇陵的土壤进行测验 , 两次的实验结果都证明秦始皇陵的封土中汞含量超标 , 并且在其他对照样本的土壤中却没有汞含量 , 这样的结果无疑证明了地宫中水银的存在 。
文章图片
还有更为直观的表现 , 在秦始皇陵附近的很多草本植物生长都受到影响 , 原因就是汞含量超标导致的 。
从种种表现来看基本上可以确定秦始皇陵中有大量的水银存在 , 同时在探测技术的支持下更是直接证实这一点 。
按照司马迁的记载 , 地宫中的水银是根据山川江河湖海进行布局的 , 以水银来象征着秦朝疆域内外的山河湖海 , 这是古代人非常迷信的内容之一 。
【秦始皇陵水银成河,经过2200年还会流动吗?】在古代人的观念中 , 生死都是大事 , 并且认为死亡就是进入到另一个世界 , 在秦始皇的眼中也是如此 , 即使在死后也要享受生前待遇 , 继续统治着天下 , 因此秦始皇陵的整体布局与都城基本保持一致 , 这也是古代人事死如生丧葬理念的重要体现 。
根据司马迁的说法 , 秦始皇陵中的水银是“机相灌输” , 意思是通过机械设备保持水银不停地流动 。
文章图片
说到此处 , 不禁生出一个疑问 , 经过2200年的岁月后 , 水银到底还会不会流动?
人们接触水银最多的恐怕要数温度计 , 水银非常容易产生汞蒸气 , 这是一种带有剧毒性质的气体 , 如果进入人体会导致头痛发烧甚至是呼吸困难的情况 。
正是水银的这种易挥发性 , 秦始皇地宫中必定充满了汞蒸气 , 而这种汞蒸气对于陵墓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 可以让盗墓贼望而生畏 , 所以让人们更加有理由相信秦始皇陵还安然无恙 。
秦始皇陵的安全性非常高 , 被盗掘的可能性并不高 , 不仅仅是因为有汞蒸气作为防护 , 更为重要的是在设计之初就专门针对盗墓贼进行防范 , 《史记》中记载“令匠作机弩矢 , 有所穿近者 , 辄射之” , 也就是说只要有外人入侵到陵墓中 , 就会触发机关 , 强弓硬弩早已随时准备着 。
文章图片
水银具有非常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 , 能够长期稳定存在 , 因此在秦始皇陵中存放上千年是没有问题的 。
要想让液体水银流动 , 那肯定要保证有海拔高度差 , 这是自然流动 , 既然是自然流动 , 肯定是从高海拔地方流到低海拔地方 , 水向低处流是普遍现象 。
实现水银流动并不困难 , 关键是经过2200年后水银是否还在流动 , 如果想要实现水银的持续流动 , 那必然要让水银从低处重新回到高处 , 这并不是容易的过程 。
这样来看 , 如果秦始皇陵中水银历经千年之后还能流动就等同于永动机了 , 众所周知 , 这是违背物理规律的 , 是不可能实现的 。 因此 ,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 , 秦始皇陵中的水银在历经2200年后是不可能继续流动的 。
- 秦始皇陵为何不能挖掘?德国专家:可能有机器运转了2000多年
- 秦始皇陵到底有些什么秘密,当初射杀的大蛟鱼,究竟是什么
- 秦始皇陵为何至今没打开?水银有毒是其次,卫星俯瞰图揭开真相
- 秦始皇陵究竟埋了多少水银?专家:看山顶长得石榴树,你就知道了
- 秦始皇陵的烛火为何千年不灭?千年之谜被美国学者破解,中外信服
- 秦始皇陵墓中究竟有多少水银?看看山顶的石榴树,就明白了
- 秦始皇陵墓规模宏大,为何盗墓贼、考古学家,没有人去挖呢
- 中德双方对秦始皇陵核磁扫描,专家:发现了陵墓内的一个大秘密
- 为何至今不敢挖秦始皇陵?看完卫星云图后,专家一身冷汗
- 女子|此女二嫁入宫,直接封皇后,后其侍女有孕,太后说赐水银封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