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篇》中说:君子不器!
字面意思是:君子不像器具那样 , 只有一种用途 。
其实 , “器”不仅有器皿的意思 , 还有其他更为深刻的意思 。
《易经·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 , 形而下者谓之器 。 ”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 , 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 。 人若是被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 , 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体之中 。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君子不器”】《礼记-学记》也说:“大道不器” , (大道)普遍的规律 , 不仅仅适用于那一件事物 。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君子不器”
文章图片
由此可见 , 器是和道相对的 , 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思想通化 , 能够遵循无形的大道 , 变化起来可以如龙如虎 , 也可以像庄子梦蝴蝶一样 。 这就好比是一个很好的演员 , 演什么角色 , 就是什么角色;一个好的工人 ,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
武术家李小龙解释功夫的一段话 , 与“君子不器”的思想核心相似:
一个好的武术家就像水一样 。 为什么?因为水是无形的 。 因此 , 你抓不住它 , 也无法用拳头击伤它 , 所以像水一样柔软灵活吧 。 清空你的思想 。 无形无式 , 如水一般 。 将水倒入杯中 , 它变成杯的形状 。 将水倒入瓶中 , 它变成瓶的形状 。 将水倒入茶壶中 , 它变成茶壶的形状 。 水可静静流淌 , 亦可猛烈冲击 。 像水一样 , 我的朋友!
其实 , “器”就是被外物控制的意思 。 比如说 , 一块泥土可以做成任何形状 , 可一旦做成了杯子 , 它的价值和作用就被控制住了 , 它就不能做成碗 , 或者其他器皿了 。
真正的君子 , 思想不偏激、不傲慢 , 努力追求成为泥土最原始的样子 , 让自己具备成为任何事物 , 做成任何事情的可能性 , 而不是被外物所控制住 。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君子不器”
文章图片
真正厉害的人或者动物 , 往往就是具备“君子不器”的特征:他们很低调 , 让人一眼看不清摸不着 。 就像鹰和老虎那样——“老鹰站立时双目半睁半闭 , 仿佛处于睡态;老虎行走时慵懒无力 , 仿佛处于病态”;也如武侠小说中的扫地僧一样 , 他们是绝顶的武林高手 , 但深藏不露 。
真正成熟的人 , 不会锋芒毕露 , 因为一旦显露了 , 就成为“器皿” , 而不能达到“道”的境界 。
所以 , 我们看一个人 , 不知道对方学什么专业 , 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来的 , 身上的地域特征越少 , 这也说明此人心智越成熟 , 其思想境界和能量就会越大 , 因为他越接近“道” , 而不是“器” 。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君子不器”
文章图片
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就是属于“不器”的代表人物 , 而且我们通过他人之口 , 也可以知道曾国藩“不器”到了何种程度 。
咸丰二年腊月廿一傍晚 , 曾国藩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及其幕友左宗棠首次见面 , 三人促膝长谈 , 商量组建湖南团练的事宜 。 曾国藩作为二品大员 , 丝毫没有一点官架子 , 一副儒生相 , 衣着简朴 , 神态谦逊 。
左宗棠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对曾国藩的第一印象是“为人正派 , 肯任事 , 但是才能和胆略平庸” 。 左宗棠认为曾国藩“眼中缺乏精悍之气 , 面上没有果决之容” , 不像个带兵打仗的将领 。
殊不知 , 曾国藩30几岁的时候也是意气风发、骄傲自大 , 但是经过10几年的克己修身功夫 , 已经彻底脱胎换骨 , 变得为人真诚、仁恕、谦虚 , 所以被左宗棠误以为是一副笨头笨脑的样子 。 或许 , 此时的曾国藩已经接近于“大智若愚”了 。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君子不器”
文章图片
其实 , 许多人初见曾国藩 , 都觉得有点失望 , 而这都是因为曾国藩已经修炼成了“君子不器” , 他气场和功名地位不匹配 , 身上少有骄狂之气 , 多了谦虚低调之气 。
清代学者方宗诚第一次见到晚年的曾国藩 , 觉得他不像一位总督和将领 , 而像一位土里土气的乡村老教师 。
英国人戈登见到曾国藩时 , 也是颇感失望 , 他说:“曾国藩举止行动表现出优柔寡断的样子——这与他过去的历史是不相符的;他的穿着陈旧 , 衣服打皱 , 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 。 ”
所以说 , 真人不露相 , 露相非真人!越是厉害的人 , 越让人看不出他有什么本事 , 因为他们懂得学“潜龙”那样 , 不轻易显露自己 , 反而喜欢用笨拙来掩盖自己的锋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