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关羽败走麦城,毛主席认为错在诸葛亮,一语点破“隆中对”的缺陷


诸葛亮|关羽败走麦城,毛主席认为错在诸葛亮,一语点破“隆中对”的缺陷
文章图片

诸葛亮|关羽败走麦城,毛主席认为错在诸葛亮,一语点破“隆中对”的缺陷
文章图片

诸葛亮|关羽败走麦城,毛主席认为错在诸葛亮,一语点破“隆中对”的缺陷
文章图片

诸葛亮|关羽败走麦城,毛主席认为错在诸葛亮,一语点破“隆中对”的缺陷
文章图片

建安二十四年 , 关羽败走麦城 , 行至临沮被潘璋设计擒拿 , 押送到东吴交由孙权处置 。 东吴劝说关羽投降 , 关羽嗤之以鼻 , 最终惨遭东吴斩杀 , 并把他的首级转送给曹操 。
号称“万人敌”的关羽 , 终究没有寿终正寝 。 关羽的人生一直被光环所围绕 , 斩杀颜良助曹操击败袁绍 , 坐镇荆州帮刘备坚守北方门户 , 尤其在襄樊战役中 , 用“水淹七军”的计谋 , 一举挫败曹操两员大将 , 降伏于禁 , 斩杀庞德 。
此时 , 关羽的人生已经达到峰值 。 数月以后 , 高处不胜寒的关羽却落得败走麦城 , 客死他乡的结局 。
每当讨论关羽凄凉的人生结局 , 大家不约而同地把原因归咎为关羽的性格高冷 , 得罪东吴的当家人孙权(孙权想与关羽结为亲家 , 关羽戏谑孙权说“虎女焉能嫁犬子”) , 造成吴蜀两国的关系貌合神离 。 东吴才会趁关羽北伐 , 荆州空虚之际 , 出兵偷袭关羽的老营 。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 但也只是表面现象 。 关羽要为“大意失荆州”负直接责任 , 但绝不是根本责任 , 真正需要负责的人是刘备和诸葛亮 。
作为蜀汉的当家人刘备应该为此负主要责任 , 作为蜀汉集团的CEO诸葛亮要为此负根本责任 。 因为从“隆中对”开始 , “丢失荆州”已在注定之中 。
我贸然一说 , 读者或许觉得我在哗众取宠 。 实际上 , 这种观点并非我的见解 , 而是毛主席的点评 , 原话如下:


其始误于隆中对 , 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 。 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 , 安得不败 。
毛主席果然高瞻远瞩 , 他对此事的评价与其他人不同 , 其他人是站在关羽自身性格的角度 , 而毛主席则是以军事战略家的眼光去看待关羽、荆州和蜀汉 。 也可以说 , 他是从蜀汉的战略部署角度去评价此事 。
毛主席的这番话该怎么理解?实际上很简单 ,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 关羽和荆州的错误根源在“隆中对” , 蜀汉的兵力本来就少 , 结果又兵分三路与敌人对抗 , 哪有不失败的道理 。 说到底 , 蜀汉没有认清形势 , 企图以少胜多 , 结果造成以卵击石的败局 。
我为什么坚信毛主席的点评是最正确的呢?因为他点评的客观真实 , 没有夸大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 。
平时 , 我们读历史听故事 , 总是对那些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片段感兴趣 , 但在有战争记载的3000年历史中 , 以少胜多的战役屈指可数 。 绝大部分战争的胜负点 , 无非是看双方人多人少 。 人多的一方 , 胜利的把握就大;人少的一方 , 失败的风险就高 。
大家都是两只肩膀支棱着一个脑袋 , 在士气相同的情况下 , 体力和战斗力相差不会太多 。
诸葛亮就是犯了这个错误 , 严重高估了“隆中对” , 低估了兵力的致命劣势 。 先看一段《三国志》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

可谓识治之良才 , 管萧之亚匹矣 。 然连年动众 , 未能成功 , 盖应变将略 , 非其所长欤!
诸葛亮属于“文治有余 , 武功不足”型人才 , 陈寿说他文治的才能不在管仲和萧何之下 , 但用兵点将不是他的强项 。
陈寿是汉末晋初的人 , 他更加接近诸葛亮生活的年代 , 他对诸葛亮的点评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 诸葛亮治国确实很有一套 , 蜀汉在他的治理下 , 广兴水利、注重生产 , 一度迎来短暂的中兴局面 。 与之相比 , 诸葛亮五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 。
与诸葛亮同时期的司马懿说得更彻底 , 他说“亮志大而不见机 , 多谋而少决 , 好兵而无权” 。
由此可见 , 诸葛亮是一个对自己的才智特别自信的人 。 诸葛亮一生最引以为傲的成就 , 莫过于“隆中对” 。 时年27岁的诸葛亮为刘备描绘出一幅宏图伟业 , 提炼一下是“三分天下 , 北拒曹操 , 南和孙权” 。
听完诸葛亮的描绘 , 年近半百依然四处漂泊的刘备立刻“满血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