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过江娶亲,为何只带了赵云?诸葛亮背后的心计太狠了
公元208年 , 刘备已经请得卧龙诸葛亮出山 , 并定下了联刘抗曹的总体战略 。 彼时曹操一路南下追击刘备 , 同时威胁江东孙吴 。 于是诸葛亮借机说服孙权 , 两家合作 , 共御曹贼 。
文章图片
仅凭孙吴一家 , 想要抵抗曹操大军绝非易事 , 唇亡齿寒的道理 , 孙吴众臣也大多数明白的 。 于是孙权决定跟刘备联盟 , 以周瑜作为联军大都督 , 在赤壁之上阻击曹军 , 并最终赢得了这场赤壁之战 。
赤壁之战对曹操而言虽然是一场惨败 , 但到底没有伤及筋骨 , 凭借中原千里沃土 , 曹操很快就能东山再起 。 而此时的孙吴已经彻底跟曹操交恶 , 开弓没有回头箭 , 几年之后他们必定又要面对又一场赤壁之战 , 可彼时的曹操可不会再中黄盖诈降献计铁索连环之计 , 到时候孙吴定然是凶多吉少 。
文章图片
因此 , 虽然赤壁之战取得了胜利 , 孙权彼时也比刘备强大很多 , 但孙吴无法吞下刘备 。 因为刘备作为汉室宗亲 , 跟曹操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 有刘备在 , 一方面可以吸引北方曹操仇恨 , 当江东孙家的挡箭牌 , 一方面可以继续结联盟之好 , 共同抵抗曹操大军 。
所以赤壁之战之后 , 孙权将荆州借给了刘备 ,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各种利益算计之后得到的结论 , 并非是各种艺术作品所言的刘备骗取荆州的说法 。
文章图片
但同样的 , 刘备作为汉室宗亲 , 他的最终目标乃是统一全国 , 兴复汉室 。 虽然现在因为二者利益相同而有结盟之义 , 但一旦斗败曹操 , 刘备必然兴兵伐吴 , 与孙交恶 。 因此 , 孙权既要保证刘备足够强大 , 能够作为他的挡箭牌 , 帮助他一同抵抗曹操 。 但同时 , 他也必须遏制刘备的势力 , 不让刘备一方太过强大而威胁江东统治 。
思来想去之后 , 孙权决定将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 。 彼时的刘备已经年近半百 , 而孙尚香正是妙龄少女 , 此前二人又没有过太多交集 , 显然这只是一场政治联姻而已 。
孙尚香乃是有名的枭姬 , 自己本身就有一身极佳的武艺 , 身边的侍婢更是背弓持刀 , 各个都武力不弱 。 将孙尚香众人嫁给刘备 , 一方面可以表现江东与刘结盟之诚意 , 让孙刘联盟更加稳固 , 在天下收获个好名声 。
文章图片
一方面安插孙尚香在刘备身边 , 可以起到监视的作用 , 必要时候甚至还能做出一些特殊手段 , 比如公元211年刘备入主巴蜀之时 , 孙尚香当时就将刘备儿子刘禅掳走 , 想要将其当做江东的筹码 。
可以说 , 孙权这波如意算盘打得是真不错 。 可刘备阵营也并不都是庸人 , 他的这些心思 , 其实都被诸葛亮看得明明白白了 。 正当刘备发愁究竟要不要前往江东赴这场鸿门宴时 , 诸葛亮当即就作出回答:“去!而且只要带赵云一个人去!还要风风光光地去!”
当时诸葛亮刚刚出山不久 , 虽然帮助刘备拿下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夺得了荆州这块宝地 , 但到底根基未稳 , 一时之间朝中文臣武将统统反对诸葛亮的这一策略 , 因为一旦刘备在江东发生些什么意外 , 对他们的大业乃是毁灭性的打击 , 没人担得起这样的罪责 。
文章图片
但诸葛亮既有此言 , 背后必然有他的思量与道理 。 这么做有双重保障 , 足以保证刘备的安全 。 一是赵云乃是有勇有谋的一员大将 , 当年在公孙瓒麾下时就立下了颇多战功 , 更是曾经多次救公孙瓒脱困 。
后来赵云跟了刘备之后 , 表现同样不俗 。 就在赤壁之战前夕 , 曹操大军进犯之时 , 刘备丢下妻儿仓皇逃窜 , 赵云却单骑冲阵 , 在长坂坡上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 , 硬是在曹操数十万大军之中将刘备的夫人跟孩子救了出来 , 赵云即使算不上一名极其出色的将军 , 但至少是一名堪比典韦、许褚的保镖 , 有他在刘备身边 , 诸葛亮足以放心 。
而除了这个保障之外 , 诸葛亮还要求 , 要将孙刘结姻的喜事昭告天下 , 让所有的百姓都知晓这一盛事 。 这样刘备到了孙吴地界之后 , 孙吴也不敢冒着失信失义于天下人的风险 , 作出对刘备不利的事 , 只要刘备将孙尚香娶了回来 , 到了他们荆州的地界 , 到时候什么事情就都好解决了 。
- 刘备长坂坡抛弃的两个女儿,最终结局如何?
- 刘备有五虎上将,宋江有108将,如果对战,谁更厉害?
- 同是4人组,为什么刘备干不过唐三藏?企业管理,怎样求之于势
- 北齐|刘备一直对赵云信赖有加,为何临终时却表示:他万万不可重用?
- 都知曹操爱人妻,而深明大义的刘备,为何要赵云娶别人“嫂嫂”?
-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喜欢曹操或者司马懿,但很多老年人却喜欢刘备?
- “刘备借荆州”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荆州不是他打下来的吗?
- 魏延为何比张飞还受重用?正史的记载,揭开魏延与刘备的特殊关系
- 刘备手下本有十大顶级虎将,为什么最后仅单独突出了关张赵马黄?
- 刘备|刘备集团的阵容堪称豪华,为何没有一统三国?毛主席说得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