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国被人熟知,其实还有一国存在,但为何罗贯中不写?
引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 , 浪花淘尽英雄 。 是非成败转头空 。 ”魏蜀吴三足鼎立 , 将整个中原顺势劈开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战火纷乱绵绵不息 。 东汉末年汉王室日益衰弱 , 黄巾起义顺势爆发 , 拉开了三个政治集团的尖锐矛盾 。
然而 , 在三个国家彼此顺势拉开界限之初 , 历史上实际划分了四个国家 , 可在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当中 , 却对第四个国家绝口不提 , 是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秘事件?
文章图片
01
东汉末年 , 群雄割据的局面愈演愈烈 , 宫中也曾一度受到宦官的掣肘 , “十常侍”公然买卖官爵 , 并采取暴力征税 , 百姓不断怨声载道 。 有些人无法忍受皇帝的不作为 , 面对权势当道 , 鱼肉百姓 , 他们奋起反抗 , 黄巾起义一触即发 , 在民间带动了不少人的加入 , 队伍越来越大 。
然而 , 东汉末年之后实际上一共出现了四个国家 , 分别是曹魏、蜀汉、东吴和燕国 。 魏蜀吴三国 , 由于彼此势均力敌 , 纷纷占据中原里的有利地形 , 建立起自己的权力中心 , 也让东汉在短时间内迅速湮没 , 进入了混乱的三国时代 。
文章图片
而鲜少人知道的燕国 , 则位处辽东 , 距离中原山高路远 , 在后世的记载中 , 也很少留下燕国的记录 。 事实上 , 远在辽东的燕国 , 掌权者为公孙氏 , 最初的创始人名叫公孙度 。 公孙度从小聪明机敏 , 又喜欢结交各路朋友 , 因此朋友缘十分宽泛 。
东汉末期 , 汉王室一天比一天衰弱 , 加之皇帝对民间压根不管不顾 , 所以公孙度这一家老小便远赴辽东 , 来到濒临夷狄的辽东一带 。 没过多久 , 公孙度便和辽东当地的权贵打成一片 , 东北人十分热情 , 无论做什么 , 都优先顾及这位中原来的小老弟 。
文章图片
慢慢地 , 公孙度在当地也混出来个小吏的差事 , 至少衣食无忧 , 吃穿不愁 。 而此时的中原地区 , 正值董卓一派势力膨胀 , 辽东许多人都对董卓十分痛恨 , 并想方设法试图将董卓赶下台去 。
可没成想 , 当董卓得知这件事以后 , 当即便派人不远万里来到辽东 , 将那些反董人员一律格杀 , 辽东很快便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 。 作为小吏的公孙度 , 在董卓面前压根说不上话 , 更没有多大的权力可以稳住辽东动乱的局面 。
如果辽东不太平 , 那么自己一家老小势必又要被卷入战火当中 。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 , 公孙度有一个十分要好的兄弟 , 名叫徐荣 , 在董卓面前十分得脸 , 深得董卓信任 。 当徐荣了解到公孙度如今的处境之后 , 马上向董卓举荐他 。
文章图片
02
此时的董卓 , 也正在为辽东一带无人管辖的场面伤脑筋 , 经过徐荣这一提醒 , 董卓立马派人去打听公孙度这个人 , 却惊喜地发现 , 此人在辽东当地还颇有声望 , 重点是心思活络、能言善辩 , 且一家老小都在辽东 。
人又是心腹徐荣极力推举的 , 董卓没多他想 , 便答应了让公孙度在辽东一带做了个太守 。 要知道 , 古代的太守职位权势很高 , 基本上可以相当于一个地方诸侯 。 而公孙度远在物资匮乏的辽东 , 远不及中原物产丰富 , 因此董卓打心眼里就没把公孙度当回事 。
后来 , 董卓被打倒下台 , 三国鼎立的局面也慢慢显山露水 , 而公孙度却在苦寒的辽东地区 , 过起了快乐又潇洒的自由生活 。 辽东自古以来以黑土地著称 , 但由于人员分布十分稀疏 , 生产力也十分低下 , 所以农耕并没有给当地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财富 。
文章图片
公孙度认真审视了辽东的军需实力 , 在他成为太守之后 , 花大力气整治官场里的不良气息 , 同时将储备军需及时更新 , 积极发展生产力 , 给辽东铸就了很强的软硬实力 。 后来 , 公孙度带着军队向东边的高句丽大举进攻 , 同时西取乌桓 , 南占辽东半岛 , 把自己的疆域越做做大 。
但公孙度心里一直十分清楚 , 此时中原已成水火之势 , 要想安稳度日 , 唯有主动依附一方势力 , 才能偏安一隅 。 于是公孙度主动向曹魏示好 , 整个辽东在天下战火纷乱当中 , 倒也度过了好几十年相安无事太平日子 。
- 日本想让日本演员出演《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结果被我国直接拒绝
-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看是谁在镇守边疆就明白了
- 清准战争除了给乾隆带来一位美女,还有什么历史意义?
- 孙思邈的出生很贫穷,却特别的聪明,通过自己的努力被人称为药王
- 三国群英传2,虎女关凤,看不上孙权的儿子估计是不够她打。
- 万国觉醒:同是三国统帅,为什么选曹操而不选战神吕布?
- 郭嘉|三国十大谋士排名:郭嘉第三,诸葛亮第五,第一让郭嘉也害怕!
- 三国长寿名将廖化,从黄巾起义到蜀汉灭亡,他究竟活了多大岁数?
- 三国中有哪三绝?这三绝分别是谁?
- 为什么清朝妃子都戴长指甲套?除了方便皇上,还有一个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