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初期,大院子弟到底有多幸福?看看小混蛋的态度就明白了

如今 , 北京大院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广受关注 。 旧时的北京 , 主要由四合院组成 。 新中国成立之后 , 办公区周围盖起了楼房 , 以不同单位或住宅区 , 形成了新型大院 , 吃喝拉撒睡、看病上学统统都可以解决 , 从而衍生出了大院文化 。
电视中常常看到 , 大院子弟个个气宇轩昂 , 容光焕发 , 神采奕奕 , 自带光环 。 当然了 , 在大院生活的一般都是军区干部 , 曾经为抗击日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立下了军功的民族英雄 , 新中国成立后 , 他们又在为兴邦立国而忙碌 。
作为这些军区干部的后代 , 在50年代初期 , 大院子弟到底有多幸福?看看小混蛋的态度就知道了 。

50年代初期,大院子弟到底有多幸福?看看小混蛋的态度就明白了
文章图片
大院子弟自带光环
新中国成立后 , 为了稳定国家局面 , 北京城以军种为为单位建立了许多相关的大院 。 空军大院、海军大院等等 , 作为新中国所特有的文化产物 , 大院文化撑起了许多部队子弟的童年和未来 。
他们的父母虽然工作忙碌 , 以至于无法全身心照顾孩子 , 但是优越的生活条件 , 丰富的学习生活还是给了他们选择未来的权利 。
家庭环境优越 , 特意建立的学校 , 起点就比普通工人高很多 , 身份上的优越感也由内而外散发出来 。 他们除了学习 , 也结伴玩耍 , 当然不同于工人子弟 , 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新鲜事物 , 见识自然也多 。
许多人说 , 北京部队大院子弟就是新中国的第一批贵族 , 他们的父母有知识有文化有地位 , 属于精英阶层 。 又在优厚的环境中长大 , 成绩自然比别人好 。

50年代初期,大院子弟到底有多幸福?看看小混蛋的态度就明白了
文章图片
马未都曾说过 , 部队大院子弟撑起了半个娱乐圈 , 马未都就出身于空军大院 , 崔健、王朔、姜文等等都是大院子弟 。
当然了 , 抛开身份不说 , 他们也是足够努力的一群人 , 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 但是也不能忽略身份和环境上的优越性 , 生活质量高 , 人脉也广 , 起点比普通人高太多 。
空军大院排第一 , 王朔出身于训练总监部队大院 , 差不多排在末尾 。 著名导演郑晓龙来自于总后大院 , 演员陈红也是出自这个院 , 她的老公陈凯歌也是部队大院出身 。 王中军、王中磊、英达 , 这些娱乐圈耳熟能详的人物都出自部队大院 。

50年代初期,大院子弟到底有多幸福?看看小混蛋的态度就明白了
文章图片
不炫富炫身份
试想一下 , 各部队大院还要分个先后 , 何况是普通百姓 , 他们之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 “小混蛋”作为公然对抗大院子弟的街头小混混 , 他羡慕大院子弟的生活 , 又鄙视他们高高在上的态度 。
也许当时没有人会想到“炫富” , 让这些大院子弟最引以为傲的是自己的身份 , 或者可以说是父母的身份 。 但是他们大院子弟自成一圈 , 大都是在圈内炫耀 , “小混蛋”这类人在当时也只有艳羡的份儿 。
那个时候 , 部队大院的孩子人人一件校呢大衣 , 穿着大衣的孩子都是部队大院的 , 一件衣服代表了身份 。 当小混蛋内心的自卑转为对生活不公的愤恨之时 , 他开始公然在大院门前抢校呢大衣 , 还将人捅伤 。 因为差距让他嫉妒 , 为了鸣不平 , 他处处与大院子弟作对 。

50年代初期,大院子弟到底有多幸福?看看小混蛋的态度就明白了
文章图片
对于精英人群的后代 , 自然也不会差太多 。 小混蛋工人家庭出身 , 曾经是家人眼中的好孩子 , 当他在外“惹是生非”之时 , 也从不把外面的恩怨带回家里 。
但是 , 当小混蛋的行为涉及到太多人的安危 , 甚至影响治安之时 , 就算没有大院子弟的报复 , 他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
少数人占用多数资源的情况 , 或许永远也不能改变 。 但是 , 还是有许多人凭本事成为可以占用多数资源的那类人 , 与其艳羡 , 不如努力改变自己 。

50年代初期,大院子弟到底有多幸福?看看小混蛋的态度就明白了
文章图片
差距改变人生
在那个许多事都等待立规矩的年代 , 滋生了许多惹是生非的干部子弟 , 他们被拘留 , 被教育 , 后来也成为新中国政要 。 相比之下 , 混社会的工人子弟的一生更趋于平凡 。
生在特殊年代 , 公检法机关无法全面履行职责 。 这些寻事生非者的父母大都为了生计和工作长年忙碌 , 无心管教 。 未成年人对社会秩序所造成的混乱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 他们打架斗殴、攀比炫耀 , 惹来许多不必要的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