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出击方向,为何越打越偏西?


诸葛亮的出击方向,为何越打越偏西?
文章图片
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之间东西走向的山脉叫做秦岭 , 其实汉中小盆地和四川大盆地之间还有个系列山系叫做巴山 。 所以有个词叫做巴山蜀水 。 汉中盆地中间有条河叫做汉水 , 是长江的著名支流之一 。 汉水基本发源于秦岭和巴山之间的集水坡 , 最终向东南流 , 在武汉入长江 。 因此武汉三镇中既有汉口、也有汉阳 。 这说明汉中盆地向东南方向有一个天然开口 , 但是并不改变汉中盆地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特点 。 因为从汉中盆地 , 不论向北到关中平原还是向西南到四川盆地都要翻山越岭 , 所以自古蜀道艰难 。 秦岭是昆仑山系向东的自然延伸 , 基本是正东正西方向 , 秦岭的平均海拔高度接近2000米 , 主峰太白山接近4000米 , 如此高大 , 别称“中华龙脊” , 自然可以阻挡冬季冷空气的南下 。 因此秦岭的南北两侧自然植被和气候差异很大 , 成为南北方气候的天然分界线 。

诸葛亮的出击方向,为何越打越偏西?
文章图片
巍峨的秦岭由于亿万年的风雨侵蚀 , 在整体东西向的山脉之间 , 出现了几个南北向的较低而且相对连贯的山谷 , 于是成为上万年来 , 沟通关中平原文明带与汉中巴蜀文明带的天然交通要道 。 这些山谷比较著名的有子午谷 , 箕谷 , 斜谷等 。 所谓的几条蜀道 , 基本都在这几个谷地通道中 。 就算今天沟通关中平原和汉中谷地的铁路公路包括最新修建的高速公路 。 也大多数利用这些天然谷地的有利地形快速通过 。 当然今天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大多要求保持近乎直线通行 , 因此修建了很多大型隧道和桥梁 。 既充分利用旧有的山谷通道 , 又直接穿山越岭 。 而古人没有这么强的生产力 , 只能利用天然地形 , 很多地方顺着河谷走 , 最终两侧都是悬崖峭壁 , 于是发明了栈道这种通过方式 。 而栈道就在子午谷、斜谷这些天然通道的最险要之处 ,

诸葛亮的出击方向,为何越打越偏西?
文章图片
诸葛亮六出祁山都要利用秦岭中的这些谷地通道出口才能越过秦岭 。 在古代不论调兵还是运粮补给都是十分艰难的 。 这也决定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总兵力不可能很多 , 最多5万人马就是极限 。 而且更不可能长期维持 , 因为越过秦岭和栈道运粮草实在是太麻烦了 。 运1担粮到前线 , 恐怕仅仅路上吃掉和损毁掉的至少需要2担甚至3担 。 因此诸葛亮北伐对蜀中和汉中人群来说 , 都是长期而巨大的人力损失和负担 。 这也是为何成都本地派 , 甚至刘禅本人都很难支持诸葛亮频繁北伐的主要原因 。 但是在西蜀内部 , 实际上无人可以制约诸葛亮 。 北伐中原、复兴汉室的道德大旗又举得如此之高 , 更无人敢直接反对 。 于是只能由着诸葛亮折腾 。 当然蜀汉作为整体严重弱势的一方 , 如果一味地只追求堵住秦岭中的这几个通道而自保 , 显然最终也堵不住 。 诸葛亮的不断骚扰式北伐 , 也明显有以攻为守的战略在里面 。

诸葛亮的出击方向,为何越打越偏西?
文章图片
比如所谓的六出祁山 , 实际上只有5出祁山 , 其中有一次居然是打蛇不成随杆上 , 魏兵主动反攻汉中 。 因此可见诸葛亮的频繁出击也有其中自洽的道理 。 秦岭东西绵延上千里 , 因此导致秦岭中几个重点通道 。 比如最东边的子午谷和西边的斜谷等 , 其实相隔至少数百里 。 比如从子午谷出去 , 基本就是长安城的南郊了 。 而从其他几个出口出去 , 不是重峦叠嶂的宝鸡附近 , 就是更往西的甘肃天水谷地 。 所谓明修栈道 , 暗渡陈仓 。 这个陈仓 , 就是宝鸡的古称 。 当年刘邦和韩信成功突破 , 就是从宝鸡附近进入了关中平原 。 而从西安 , 到宝鸡 , 一直到甘肃天水一线 。 地形非常有意思 。 西安到宝鸡都是关中平原内部 , 南面是秦岭 , 而北面是黄土塬 。 越往西 , 关中平原南北越窄 。 此时往北看 , 一道地陇甚至从远在几十公里外逐步靠近 , 到了宝鸡火车站 , 这道“土梁” , 居然直接就在十几米外的眼前 。 这就是关中平原地块自然陷落造成的奇特地陇现象 。

诸葛亮的出击方向,为何越打越偏西?
文章图片
诸葛亮的出击方向,为何越打越偏西?】而宝鸡再往西 , 则长达数百里几乎没有一块平地 , 都是渭河两边的险峻峡谷 , 而直到几百公里外的甘肃天水 , 才又是一块相对可以农耕的盆地 。 也就是说 , 诸葛亮如果北攻 , 出子午谷是直接到长安南郊 , 这也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中选择的快速突破战略方向;要么就学400年前 , 刘邦韩信出陈仓 , 直接拿下宝鸡这个中路 , 再突破 。 而奇怪的是 , 诸葛亮从未选择最东侧也是最快速突破的子午谷 。 最终整来整去 , 居然打到最西边的天水方向去了 。 这又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