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记忆|回眸慈云寺,康熙究竟赐了几个字?

扬州东乡古镇宜陵 , 有2000多年历史 , 历经千年沧桑 。 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 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 在运盐河边 , 滨三阳河畔有一座古寺 , 有清以来就是东乡大刹、名刹 , 香火甚旺 。

江都记忆|回眸慈云寺,康熙究竟赐了几个字?
文章图片
据说寺成多年没有名字 , 康熙三十八年(注:1699年)南巡时驻跸扬州高旻寺 , 时方丈陪驾皇帝 , 求皇帝赐名 , 康熙看风轻月高 , 云浮天际 , 略一思忖 , 说:“就取名慈云寺吧” 。 方丈顺杆爬梯 , 求赐墨宝 , 康熙本好书法 , 挥毫写下“敕赐慈云寺” , 并盖上“康熙御笔之宝”篆字阳文印一方 。

江都记忆|回眸慈云寺,康熙究竟赐了几个字?
文章图片
事情至此似乎也就结束了 。 但各位不知的是从古至今 , 为皇帝究竟给慈云寺赐了几个字 , 文人们一直在纠缠不清 。
三字说——《康熙江都县志》《乾隆江都县志》
康熙在世时 , 李苏纂修的《康熙江都县志》 , 康熙五十六年(1717)刊本卷之一第30页:

江都记忆|回眸慈云寺,康熙究竟赐了几个字?
文章图片
赐慈云寺三大字寺在宜陵镇
到乾隆朝时 , 五格修 , 黄湘纂的《乾隆江都县志》乾隆八年(1743)刊光绪七年重刊本第479页:

江都记忆|回眸慈云寺,康熙究竟赐了几个字?
文章图片
慈云寺在宜陵鎭 , 国朝康熙三十八年御书赐慈云寺三字额
小结:无论哪种说法:赐“慈云寺三大字寺”或赐“慈云寺三字额” , 归根结底是承认赐的是“三个字” , 为慈云寺 。
二字说——《江南通志》

江都记忆|回眸慈云寺,康熙究竟赐了几个字?
文章图片
雍正七年(1729)署两江总督尹继善等奉诏重修《江南通志》 , 翰林院编修黄之隽等纂 , 九年(1731)十月于江宁开局 , 至乾隆元年(1736)十月两江总督赵宏恩任上始成 , 历时五年 , 次年刊刻 , 是为乾隆本 , 也是通行版 , 四库本即为此版 , 有称《乾隆江南通志》四库全书本、卷四十六、第2490页:
慈云寺在江都县东乡宜陵镇 , 康熙三十八年勅赐慈云二字额
有意思的是此本 , 把康熙御赐“敕赐慈云寺”变成了“勅赐慈云” , 少了一个“寺”字 。 这究竟是历史的误会还是当时的语言表达方式?
无字数说——《嘉庆扬州府志》和《民国续修江都县志》
等到了两淮巡盐御史阿史当阿修《嘉庆扬州府志》估计已经发现前人在这个问题各执一词 , 于是在阿史当阿修 , 姚文田纂《嘉庆扬州府志》清嘉庆十五年刊本中干脆如下表述:
慈云寺宜陵镇 , 国朝康熙三十八年御书赐额
到民国钱祥保 , 桂邦杰纂《民国续修江都县志》时 , 直接采用《嘉庆扬州府志》中表述:
慈云寺在宜陵镇 , 康熙三十八年赐御书慈云寺
五字说——《宜陵风物拾遗》
到了本世纪八十年代 , 宜陵本地有位文史工作者 , 名曹有懋 , 编写了《宜陵风物拾遗》一书 , 介绍宜陵的风土人情 。 书中有“慈云寺”一节 , 写道:康熙手书“敕赐慈云寺”五个大字 。 至今匾额完存 。 匾上方有阳文印一方 。 印文篆字书写“康熙御笔之宝” 。

江都记忆|回眸慈云寺,康熙究竟赐了几个字?
文章图片
关于曹君的说法 , 可以简单地说道 。 “敕”字是皇帝的专用字 , 凡是皇帝颁旨或赐名才能称“敕” 。 “敕赐”就是皇帝赏赐 , 所以“敕赐慈云寺” , 可以说皇帝手书“五个大字”也没什么问题 , 但要说皇帝赐了几个字 , 笔者认为只能说是三个字 , 而不能说是五个字 。
江都记忆|回眸慈云寺,康熙究竟赐了几个字?】(作品原创:纪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