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第56象“飞者非鸟,潜者非鱼”,预测的是未来战争?
“金鳞岂是池中物 , 一遇风云便化龙 。 ”在电视剧《风云》当中 , 泥菩萨送给雄霸批言 , 非常精准的概括的雄霸的一生 。 雄霸的前半生 , 在聂风和步惊云地帮助下 , 过得顺风顺水 , 事业上的进展极快 , 但等到后半生 , 则又会因为聂风和步惊云而导致霸业失败 。
“天机不可泄漏 。 ”占卜一事 , 在整个历史长河当中都非常有存在感 。 封建社会时期 , 人们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完善 , 许多事情都无法用当时的知识解释 , 这个时候 , 做重大决定之前 , 先用占卜来稳定一下人心 , 就变得十分重要 。 占卜重要 , 解卦也十分重要 。
《推背图》由四大神算之一的袁天罡 , 和李淳风一同写作而成 。 据说 , 当时唐太宗李世民想要推算大唐国运 , 便下令让李淳风和袁天罡测算编写 。
文章图片
两人合作 , 一同预言了从唐朝木运开始 , 到清朝水运 , 甚至于到社会共产共和的社会发展变化 , 并将这些测算结果编成了《推背图》 。
尤工相术
“袁天罡 , 益州成都人也 。 尤工相术 。 ”袁天罡家境贫寒 , 从小就喜欢研究道艺 , 在相术方面尤其精湛 。 隋朝大业年间 , 在资官(现四川荣县西部) , 担任资官令(令:县级行政机构长官) 。 等到唐朝武德初年的时候 , 又在火井(现四川邛崃西南部)担任火井令 。
文章图片
还在隋朝大业年间的时候 , 袁天罡的相术就已经十分有名 。 当时 , 隋朝怀州长史杜徽的孩子 , 后来当上宰相 , 一代名相杜如晦的叔父 , 杜淹 , 和后来的唐初四大名相之一 , 王珪 , 以及后来的唐朝宰相韦待价的父亲韦挺 , 一同去找袁天罡看相 。
袁天罡在观察之后 , 先是对杜淹表示 , “您兰台之位(鼻子左侧)已然饱满 , 学堂之处(耳门的前处)宽阔” , 后来一定能够做到御史的位置 , 并且还会在以后因为学问才识而受到赏识 。 接着 , 又对王珪表示 , 其面部三庭已经很匀称了 , 从现在开始的十年之后 , 一定能够得到五品要职 。
在看到韦挺时表示“您面相如虎 , 交朋友极为真诚” , 后续一定能够得到朋友的帮助提携 , 最开始当官的时候会担任武官 。 在最后 , 袁天罡讲到 , 二十年后 , 三人恐怕会在同一时间遭到罢免 , 但这次只是短暂地离开朝廷 , 很快就会返回 。
文章图片
袁天罡的测算 , 在后来一一得到了证实 。 杜淹很快升任侍御史 , 并且在武德年间担任天策府兵曹参军和文学馆学士 , 王珪为太子中允(官名 , 正五品下) , 而韦挺则因为和李建成关系好 , 后来被李建成引荐担任东宫率(太子直属亲兵) 。
等到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的时候 , 杜淹三人又一同被发配流放去了隽州(现湖北通城、崇阳 , 湖南临湘、岳阳等地) 。
到了益州的时候 , 三人见到袁天罡 , 表示当初袁天罡说的话都一一实现了 , 不知道后续会怎么样 , 于是袁天罡再次预测 , 这次又全部言中 。 三人后续发生的整个情况 , “都与袁天罡所预料的一样 。 ”
文章图片
在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的时候 , 唐太宗听到了袁天罡的名声 , 便征召袁天罡去到九成宫(唐朝避暑行宫) , 问袁天罡 , 说古代有对周易数理和老庄哲学融会贯通的严君平 , 我现在有了你 , 怎么说?袁天罡表示 , “严君平生不逢时 , 臣胜过了他 。 ”
道士李淳风
“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 。 ”李淳风是唐朝十分有名气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易学家 , 对于天文学、犹历法、阴阳学和道家学术都非常精通 。 李淳风出生于隋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 , 从小就喜欢研究学习 , 对于天文和算术特别精通 。
文章图片
从小就有一定天赋的李淳风 , 在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的时候 , 去到“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 。 ”8年后 , 年仅17岁的李淳风回到家乡 , 在李世民的好朋友刘文静的推荐之下 , 成为了秦王李世民王府内的记室参军 。
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时候 , 李淳风对于傅仁均撰写的日历——《戊寅元历》提出了18条意见 。 这18条意见引起了时人的重视 , 最后 , 李世民采纳了李淳风的7条意见 , 并且授予李淳风仕郎一职 , 在太史局当差 。
- 日本想让日本演员出演《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结果被我国直接拒绝
- 最后一位仍在世御医,被关28年,出狱后主动上交祖传秘方
- 《叛逆者》穿帮镜头合集
- 《大秦赋》不止演员像兵马俑,道具也和博物馆里摆的一样一样……
- 《山河令》温周番外45,温客行周子舒弥补童年憾事
- 《红楼梦》有个“脂砚斋”,存在就是个谜,看破他,不要迷信他!
- 《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影评—缘起
- 《聊斋》小故事 一开始救人 而受人之恩又恩将仇报 到底孰正孰恶
- 《延禧攻略》皇帝独宠璎珞24年,其中的缘由,太后早已暗示了
-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懂《诗经》真的有如此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