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诗情”、赵佶的“画意”,既是才子皇帝又是亡国之君

李煜的“诗情”、赵佶的“画意”,既是才子皇帝又是亡国之君】南唐后主李煜与宋徽宗赵佶 , 既是才子皇帝 , 又是亡国之君 。 从九五之尊的天子沦为降虏阶下囚 , 从锦衣玉食、歌舞升平到颠沛流离、软禁摧折 , 李煜被毒杀于开封 , 赵佶病死在五国城 。 政治上完全失败 , 但李后主的诗词流传千古 , 得到广泛共鸣 , 成为备受后世景仰的词中之帝;而宋徽宗以瘦金体书法和花鸟画 , 开创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画新局面 。
“作个才人真绝代 , 可怜薄命作君王 。 ”李煜一心向往远离尘寰的逍遥自在 , 自号钟山隐士、白莲居士 。 赵佶只想画一辈子的画 , “已有丹青约 , 千秋指白头 。 ”艺术家和政治家需要的是南辕北辙的不同的素质 , 他们本不愿做皇帝 , 也不是当皇帝的料 , 都是因哥哥去世 , 命运把这两位身不由己的文艺青年推上了皇位 。 正值国运衰落、内忧外患之时 , 没文韬武略 , 更没有力挽狂澜的雄心与魄力 , 治国无能 , 却把那偎红倚翠、风花雪月、琴棋书画发挥得淋漓尽致 , 直到江山社稷断送 , 尝尽痛苦屈辱而终 。 是个人悲剧 , 也是国家的不幸 , 是投错胎、入错行?上苍似乎开了一个残忍的玩笑 。
李煜的“诗情”
赵匡胤平了李煜的三千里江山 , 而李煜也开了宋词的先河 。 武力强权与文化软实力 , 此消彼长 , 轮番重演 。 南唐文化无声地渗透到宋朝的历史中 , 在大宋开国后的百余年里 , 李煜的词句成了宋朝最为著名的文体 。
李煜“为人仁孝 , 善属文 , 工书画 , 而广颡丰额骈齿 , 一目重瞳子” , 是南唐元宗(中主)李璟的第六子 。 由于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 , 故李煜长兄李弘冀为皇太子时 , 其为事实上的第二子 。 李弘冀“为人猜忌严刻” , 时为安定公的李煜因而惶恐 , 不敢参与政事 , 每天只醉心研究典籍 , 以读书为乐 。
公元959年李弘冀在毒死李景遂后不久亦死 。 李璟欲立李煜为太子 , 钟谟说“从嘉德轻志懦 , 又酷信释氏 , 非人主才 。 从善果敢凝重 , 宜为嗣 。 ”李璟怒 , 将钟谟贬为国子监司 , 流放到饶州 。 封李煜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 , 令其住在东宫 , 就近学习处理政事 。

李煜的“诗情”、赵佶的“画意”,既是才子皇帝又是亡国之君
文章图片
宋建隆二年(961年) , 李璟迁都南昌并立李煜为太子、监国 , 令其留在金陵 。 六月李璟死后 , 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 李煜“性骄侈 , 好声色 , 又喜浮图 , 为高谈 , 不恤政事 。 ”笃信佛教 , “酷好浮屠 , 崇塔庙 , 度僧尼不可胜算 。 罢朝 , 辄造佛屋 , 易服膜拜 , 颇废政事 。 ”据传说在宫内和国内大兴宗教 , 甚至在军国大事上都以佛事为凭 , 自己每日穿袈裟诵佛经 。 直到宋军临城下 , 李煜还在净居寺听和尚念经 。
971年宋军灭南汉后 , 李煜为了表示他不敢对抗宋朝 , 对宋称臣 , 改用宋朝年号 , 不再称帝 , 改称为江南国主 , 去鸱吻 , 诸王降为公爵 。
973年 , 宋太祖令李煜至汴京 , 李煜托病不往 。 974年 , 宋太祖遂派曹彬领军攻南唐 。 十二月 , 李煜因此弃用北宋年号 , 改用干支纪年 。 吴越王钱俶奉命出兵助宋 , 李煜写信劝他与自己合作 , 说今日没有江南 , 明日就没有吴越 , 宋朝兼并吴越后钱俶也只是宋朝都城汴梁的一介布衣 。 钱俶却把信交给宋朝 。 在宋灭南唐之战中 , 南唐屡败于宋朝和吴越联军 。
975年12月 , 曹彬攻克金陵 , 南唐灭亡 。 李煜在位十五年 , 后世称李后主或南唐后主 。 李煜被俘后 , 在汴京被封为违命侯 , 拜左千牛卫将军 。
李煜前期作品多反映花前月下的浪漫情爱和富丽风雅的宫廷生活 , 如《一斛珠》、《菩萨蛮》、《玉楼春》等 。 975年亡国后的词作题材广阔 , 沧桑巨变 , 兴衰荣辱 , 家愁国恨 , 悲欢离合 , 感慨益深 , 于痛苦中提炼 , 血泪铸成 , 字字珠玑 , 情真意切 , 悲凉深远 , 凄恻动人 。 《望江南》、《相见欢》、《子夜歌》、《浪淘沙》、《乌夜啼》、《虞美人》 , 一首首泣血的绝唱 , 深入人心 , 感人肺腑 , 朗朗上口 , 内涵丰厚 , 世代传诵 , 使跌入谷底的亡国之君凤凰涅磐 , 浴火重生 , 成为千古词帝 。
“煜为人仁孝” , 死后 , 江南人闻之 , “皆巷哭为斋” 。
在诗词中 , 李煜不端君王的架子 , 毫不矫饰 , 爱的时候 , 全然是恋人的角色 。 亡国也不推卸责任 , 以本色语、真诚心 , 写尽了人情的悲欢离合 , 得到后人的理解同情 。 他的佳句名篇耳熟能详 , 妇孺皆知 , 千百年来滋养着中国人的性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