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 ,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通知 , 要求所有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的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 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 这意味着未成年玩家每周游戏时长不得超过3小时 , 防沉迷系统再次升级 。 禁令发布第二天 , 就有不少未成年人反映 , 全平台均无法登录游戏账号 。 虽然“防沉迷新规”已经实施 , 但租号打游戏却冲上了微博热搜 。 9月6日晚 , 话题#花33元租号打2小时王者荣耀#冲上热搜 。 据央视新闻报道 , 网络上可以通过租号、买号等途径绕过监管无限制玩网游 , 游戏账号租卖已形成灰色产业链 。 6日晚 , 腾讯游戏回应 , 账号租卖严重破坏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 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 , 要求停止相关服务 。 采访人员调查 账号租卖已形成灰色产业链 9月6日晚间 , 据央视新闻报道称 , 游戏账号租卖已经形成灰色产业链 , 有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网络上通过租号、买号等途径绕过监管无限制玩网游 。 有店铺甚至打着强烈推荐包天/包夜租号 , 性价比最高 , 客服24小时在线服务的旗号 , 将买家诱导进入一个名为租号选号网的链接 , 进入后可选择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等多款热门游戏 。 在价格选择方面 , 因游戏角色的不同价格也不相同 , 其中王者荣耀2小时起租价格为16.8元/小时(押金0元) , 包夜为95.2元/小时 , 日租224元 , 周租甚至高达980元 。 采访人员选择了一家店铺 , 在王者荣耀租号区 , 花费33元租了两个小时账号 , 按店家提示进入游戏界面 , 整个过程并没有触发任何实名认证系统 。 目前 , 不少游戏平台只是在游戏登录时验证账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 并没有验证游戏账号和使用者身份之间的关联 。 据证券时报e公司报道 , 此前网友上传的一张朋友圈截图引起了网络热议 。 “60岁花甲老太太 , 凌晨三点排位用赵云拿五杀 , 让腾讯陷入了沉思” 。 事实上 , 显而易见 , 这位游戏玩家可能是未成年人 , 然后使用家长的身份证信息进行实名认证 , 就可跳出防沉迷系统的监管 。 腾讯游戏 已向交易平台起诉或发函 在各大电商平台和手机应用商店 , 均能轻易搜到“游戏租号”的服务和应用 。 除了王者荣耀外 , 英雄联盟、和平精英、原神等热门游戏账号都能找到相应的租号服务 , 而且针对微信区和QQ区 , 苹果和安卓操作系统的手机都有专属账号 。 据江苏广电总台“我苏特稿”消息 , 在某购物平台 , 输入“手游租号”等关键词便可以轻松查找到大量的租号商家 。 租号时间往往以小时计价 , 在一些店铺 , 每小时的最低价格甚至不足1元 。 完全在未成年人的接受范围内 。 其中 , 单个链接月销超过5万单的商家不在少数 。 很多高端账号 , 未成年人一下午玩下来也就花个十几块钱 , 而家长以为小孩就是普通买零食的花销 , 很难察觉 。 在一家销量过万的店铺 , 店家发来商品链接 , 购买后登录游玩不受任何限制 。 而在第二家店铺 , 店家则直接表示“我们的账号都是成年人的账号” 。 有商家在销售过程中非但不主动核实买家的年龄情况 , 甚至将“无防沉迷”作为卖点之一 。 9月6日晚 , 腾讯游戏回应 , 账号租卖严重破坏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 截至目前 , 腾讯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 , 要求停止相关服务 。 8月30日关于未成年人防沉迷的最新规定出台后 , 腾讯予以了坚决落实 。 针对花33元租号打2小时王者荣耀问题 , 我们也呼吁尽快出台相应法规 , 严格管制账号租卖行为 。 网安专家 平台通过外挂绕开实名系统 在“租号”行为出现之后 , 防沉迷系统变得不再那么有效 。 租一个成年人实名认证的账号玩 , 上号的时候只需要账号密码 , 不需要身份证 。 有时候是一个二维码 , 扫一下就登上去了 , 账号密码都可以不用 。 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宋宇波表示 , 租号平台实际上是通过外挂程序 , 自动向游戏平台提供账号和密码来登录游戏 , 绕开了实名系统 , 可以实现账户的权限控制 。 现有的游戏只有在注册的时候需要用到实名认证 , 登录游戏的时候并不需要 , 这使得租号平台根据这个特点绕开了防沉迷系统 , 使得我们对未成年人的这种保护就失效了 。 一位游戏业内人士介绍 , 身份识别是游戏防沉迷系统落地执行的关键 。 这意味着 , 一旦未成年人通过租赁成年人实名认证后的游戏账号进入游戏 , 防沉迷系统将很难对其进行全面监管 。 多位网络安全专家呼吁 , 通过生物识别的方法 , 比如最常见的就是人脸识别来进行验证 , 有助于提高防沉迷系统的可靠性 。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 , 每次进行人脸识别 , 游戏厂商都需要付出成本 , 一般的小游戏厂商根本承受不起 。 目前 , 也只有少数游戏大厂全面接入了这个系统 。 可以看出 ,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是一项系统工程 , 需要多方共同合作、监督 。 技术层面只是提高了未成年人的准入门槛 , 但引诱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因素依然存在 。 综合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证券时报e公司等 思考 青少年网游防沉迷 家庭作用不可替代 网络游戏防沉迷新规出台 , 有人欢喜有人愁 。 有的家长笑得合不拢嘴:“好歹盼到这一天”;有的孩子得知一周只能玩3小时 , 抱着电脑放声痛哭;有的孩子偷偷在网购平台上租成年人账号 , 或者干脆请“心软”的祖父母代为认证 。 事实上 , 玩游戏是人类的天性 , 它能让人从“正事儿”中暂时脱身 , 松松弦、换换脑子 。 但游戏的种类和质量千差万别 。 有的游戏 , 点开就是衣不蔽体的裸露画面 , 充满强烈性暗示和血腥场景 。 曾有17岁少年深陷游戏世界 , 外出时与人发生口角 , 竟抄起凳子砸向对方头部并反复殴打 , “以为仍在游戏中” 。 【游戏|未成年人花33元租号 可打两小时王者荣耀?】已为人父母者 , 看到这类消息连连摇头:“孩子咋能玩这么暴力的游戏呢?这不是冲击心灵、教坏孩子嘛!”不过 , 带娃的父母对游戏也并非全然持禁绝态度:“益智、不上瘾的游戏不仅能让孩子玩得开心 , 也能学到东西 。 ” 游戏的品质决定于游戏公司打磨精品的态度 。 曾有不少好游戏增长了我们的见闻 , 让我们学到人情可贵 , 感受离合悲欢 。 如有玩家因《刺客信条》将巴黎当作精神故里 , 穿梭街巷、无须导航 , 在塞纳河畔感动落泪;有玩家在《航海大时代》里感受商路周转的大开大合 , 对气候、洋流、各种文明形成了初步的感性认知;有年轻玩家因见义勇为而英年早逝 , 游戏开发者为纪念他 , 将其中一个角色以他的名字命名 。 游戏中也有广阔的世界 , 能带人看遍历史人文 , 跨越大江大海 。 可惜 , 如今占据玩家大部分时间的游戏 , 很多不再传递价值、启发思考 , 仅仅追求上瘾和动物性的爽感 , 用装备、排位、技能让玩家欲罢不能 , 满是镜头色情、语带挑逗、打打杀杀如破瓢开瓜的重口味场景 。 如果一款游戏只看重玩家黏性 , 靠满足玩家的返祖需求吸引其不眠不休、氪金投入 , 那这类游戏只能算发泄欲望的工具 。 即便是网络游戏也有价值观 。 与游戏深度互动的玩家 , 可能在无意中被影响甚至形塑价值观 , 不可不慎 。 一些国家已对网络游戏开出了负面清单:德国开设网络游戏“黑名单” , 对宣扬杀人、暴力的游戏一律封杀 , 同时推行分级策略 , 12岁等级的游戏有战争或打斗场景 , 但会被控制在最小程度;16岁等级可有频繁枪战 , 但不能有流血等暴力场景 。 美国也实行分级策略 , 所有网游按年龄分级并命名区分 。 所以 , 中国监管网络游戏并非孤例 。 如今 , 网游已成为不少青少年的社交话题 。 有中学老师表示 , 常听学生调侃:“不‘吃鸡’不‘农药’(游戏《绝地求生》与《王者荣耀》) , 咱俩可能没得聊 。 ”采访人员也曾见学生三五成群:“怎么着 , 今儿斗地主还是《王者荣耀》?” 2020年 , 共青团中央做了一组调查:在使用互联网的未成年人中 , 62.5%经常上网玩游戏 , 其中玩手游的占到56.4% 。 可见网游受众之庞大 。 现在的孩子注定天生是“网络原住民” , 这是时代潮流 , 无可更易 。 也只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 我们才能更好去思考如何规范网游、引导这代“网络原住民”健康成长的问题 。 网络游戏已经深度嵌入社会生活 , 我们没法再倒退到没有网络的时代 。 对很多人来说 , 网络游戏提供了消遣、放松、交友机会 , 也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得到成长 。 完全禁绝网络游戏根本不可能 。 对网络游戏的监管 , 同样需要精细化 。 一方面 , 网络防沉迷系统要扎紧篱笆 , 精准识别游戏用户 。 但另一方面 , 必须明确对青少年成长的关爱应该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 尤其是家庭的责任 。 因为很多时候 , 孩子对游戏的沉迷源于家庭对他们生长需求的忽视甚至放弃 。 我们见过很多家长 , 孩子一哭闹 , 就塞一部手机给他 , 任他攥着手机看短视频、玩游戏一整天 。 有这样的父母 , 网络防沉迷如何防得住?所以 , 与其归罪于网络游戏和孩子 , 不如好好反省一下 , 作为父母 , 是不是真正满足了孩子们丰富的身心放松需求?沉迷网游的时间是不是可以变成带孩子去公园野餐、到博物馆看展、一起做手工 , 或者在大自然中欣赏山水、呵护花草? 从这点来说 , 要让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发挥威力 , 家庭的作用谁都代替不了 。 据侠客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