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市场化驱动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曾最早研发出中药浓缩丸剂,开创了我国中药工业化先河。《经济参考报》采访人员近日了解到,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佛慈坚守“静心搞实业、慈心造好药”的初心,从黄浦江畔到黄河之滨,成为工业西迁精神的代表,也成为观察中医药实体制造业活力的窗口。以市场化思路驱动发展、并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这家老字号药企正在焕发出新活力。
中药工业的“活化石”
一些旅日游客意外发现,频频出现在日本旅游购物清单上的药品,很多竟然是中国制造,例如当归养血精、杞菊妙见丸、活络健步丸、天王补心丸、银翘解毒丸等,均是佛慈的出口产品。
鲜为人知的是,佛慈是中国中药工业化第一家企业。上世纪20年代,佛慈创始人玉慧观扛起了实业救国的大旗,提出了“科学提炼,改良国药”等理念,创办了上海佛慈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机器生产,中国第一颗浓缩丸从此诞生,中药行业也因此有了“有效成分”的概念。
1956年佛慈大药厂从上海西迁至兰州。为让同行业学习和促进技术交流,1973年,佛慈将经常生产的89种中成药品种处方、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毫无保留地对外公开;1978年,佛慈派出40名技术人员,在全国各地手把手地传授制药技术,帮助各地建立制药企业。佛慈将赖以生存的商业机密、专业技术公之于众,培育了许多竞争对手,也推动了中国中药工业化进程。
“如今,尽管中医药市场竞争激烈,中药材掺假、低价恶性竞争屡禁不绝,但佛慈从未放弃过对药品品质的追求。”佛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石爱国说,以产品的原材料采购为例,企业内控标准甚至比国家标准更高。
高品质离不开高投入。2018年以来,佛慈在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大力推进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每一类药在提取罐内的温度、压力、时间都经过自动化程序的设定。全自动、智能化加工工艺,不仅杜绝了人为偷工减料,还保证药丸可以提取足够的有效成分。
今年以来,一些中药材价格的大幅上涨推升了生产成本,但佛慈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减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古训,在品质把关上不让步,在出厂检测上不松懈,始终采购品质最好的药材。
市场化思路驱动发展
“药品批准文号丰富,但常年生产的仅100个左右,佛慈缺少的不是品种,而是市场渠道、发展资金、产品创新。”石爱国说。佛慈秉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引市场、引渠道、引资金、引资本”。
虽然甘肃坐拥丰富药材资源,但大部分企业尚未形成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在独家品种上一直未形成与资源相匹配的市场占有率。“我们致力于把佛慈打造成陇药产品的输出窗口。”石爱国说,为此,佛慈集团成立了佛慈大药房连锁公司,已开设270多家药店布局医药连锁,打造“上医良药”网络平台,依托专家资源开展线上远程诊疗。同时又与京东大药房、阿里健康等大型互联网平台公司合作,布局线上销售渠道。
近年来,佛慈还向巴西等国家有关方面提供中国对天然药物质量标准的制定、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等资料,供对方参考,为海外中医药的标准化研究而努力,架起了中医药国际合作桥梁。通过一系列市场布局优化,佛慈已形成了扎根陕甘、布局全国、开拓国际并且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网络体系。
2020年佛慈集团成功发行债券,融资5亿元,弥补债券资本市场融资空白;同年9月,引入4只基金入股公司,完成5亿元权益融资。目前,佛慈集团实现债券发行、基金入股、银行融资等各类金融工具的灵活运用。佛慈集团控股的10家二级子公司中,7家为混合所有制,占比达到70%。
历经内外部资源有效整合,省内优势医药资源并购重组,“固本强元”后的佛慈集团,迸发出全新活力,总资产由2018年27.7亿元增长至2020年46亿元,营业收入从2018年5.7亿元增长至2020年2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均超过100%,全产业链、多元化和集团化协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提质增效明显。
站在“一带一路”及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政策风口的佛慈,制定了“经营驱动、金融驱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深化“大产业、大研发、大市场、大生产、大品牌、大资本”生态体系建设,力求到2025年营收规模突破百亿关口。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互联网营销方式的兴起、新生代需求的转变,让“叫好不叫座”成为了新一届经营者难题。“坐商”理念深厚的佛慈制药,并没有因此“坐不住”,而是紧紧抓住研发创新这一内核,不断推出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