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食、戒碳水化合物
针灸、吃药、催吐
裹保鲜膜、吃蛔虫
……
关于减肥
人们想出各种奇葩方法
但是切胃绝对是“狠人”的选择
近日,第八届“中国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学术会议”上,专家公布的数据显示,减重手术在我国越来越普及。
2000年—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肥胖代谢手术例数每年100例左右;到2020年,已飙升至14000余例。10年增长超100倍。
文章插图
李震及团队正在为肥胖患者做减重手术(资料图)。通讯员李晗 摄
中秋节假期,身高1.6米、体重110斤的陈女士到医院咨询减重手术事宜,结果被医生婉拒。
医生强调,减重手术属于外科治疗,有严格的手术要求,并非想做就能做。
体重110斤的她想切胃减肥
9月21日,当陈女士走进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肥胖与减重外科门诊(简称“减重门诊”)时,肥胖症与代谢病外科中心副主任李震差点以为她走错了诊室。
陈女士告诉李震,上大学前她的体重一直维持110斤,但大学期间学习压力减轻、社交活动增多,体重猛增到130斤。此后,她控制饮食、增加锻炼,终于瘦回100斤。
参加工作后,她经常加班、吃夜宵,有时还会通过猛吃猛喝来舒缓工作压力,体重再次增长到140斤。
为了控制体重,她试过节食、上健身课,还学会了催吐,只要稍微吃多点就设法吐出来,终于将体重维持在110斤。
“去年换了新工作,工作压力更大了,控制不住地想暴食、催吐,否则就会担心肥胖,很焦虑。”陈女士说。
【 李震|2020年我国肥胖代谢手术升至14000例,医生:手术并非捷径,留给真正有需要的人】每天和肥胖做斗争,体重和情绪经常大起大落,感到焦虑、自卑。陈女士担心会继发心理问题,希望能通过做减重手术缩小胃容量,控制肥胖。
医生拒绝她后开出运动处方
根据陈女士的身高、体重测算,她的BMI指数才21.4,处于正常范围的中段。
“你现在身材很苗条,不符合减重手术的要求。你需要的不是手术,而是解决暴食倾向。”李震建议陈女士,压力大想要暴食的时候,不妨去跑步、健身,运动既能消耗热量、预防肥胖,还能帮助舒缓压力、对抗抑郁情绪。
“如果是因为BMI不够高,我是不是应该吃胖点,直接来做手术。”陈女士半开玩笑地问。
减重手术已成新兴产业
不仅仅是陈女士,在一些特定人群中,切胃早已开始流行。
“切胃减肥,一刀让你变瘦,仅需8万哦。”一名网红透露,在她们这个圈子里,切胃就像割双眼皮一样普遍。
2020年8月,曾担任多位知名艺人经纪人的杨天真在一次直播中宣布自己将接受切胃手术,这一消息立即上了热搜,将“切胃”这个概念推向大众视野。
与杨天真为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不同,更多人接受切胃手术,是为了减轻体重。而包括切胃在内的几种不同手术方式,也有一个更加笼统但指向明确的称呼:减重手术。
在微博或抖音上以“减重”为关键词,能分别搜出几十个减重医生、减重医院及减重训练营的用户。
减重手术在中国已然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什么是减重手术?
只要BMI够高就能做吗?↓↓↓
文章插图
减重手术并非减肥捷径
“有些人误认为做个微创手术就能摆脱肥胖,简单易行。”李震告诉采访人员,他当天共接诊了36人。
李震表示,门诊接待患者除了体重200多斤的超重人士外,也不乏身材正常或偏胖、减肥意愿强烈的年轻女性,她们大多都仔细研究过减重手术相关报道,希望通过做手术“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对此,李震分析,肥胖会给人体带来诸多健康隐患,但减重手术也并非减肥捷径。想避免肥胖带来的危害,还是要从科学生活方式入手,积极预防肥胖,而不是等到严重肥胖、影响健康后来做手术。
减肥没有捷径美也并不是“要么瘦,要么死”
手术必须要提供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人
采访人员 | 王春岚 通讯员 | 李晗
编辑 & 视觉 | 胡慧
制图 & 封面 | 马晶晶
出品 | 长江健康传媒校对 |余文婷
- 00后|爸妈,这届老年人潮起来,00后可比不过
- 医生|冰点周刊:大声说误诊
- 老年人|我国已有超2亿老年人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
- 医疗卫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0年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增幅达9.9%
- 他冒死从海外偷回一根藤蔓,救了我国千万百姓,如今被很多人遗忘
- 死亡病例|2021年我国毒蘑菇致死率2.17%,新增15种毒蘑菇
- 花生油|它被称“长寿菜”在我国产量大吃的人却不多,含钙量比牛奶高,可惜
- 蘑菇|2021年我国毒蘑菇致死率2.17%,新增15种毒蘑菇
- 医疗卫生|2020年我国中医总诊疗量达10.6亿人次
- 7旬老人手绘人民币母版,我国9成假币出自他手!2014年被判刑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