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衣晓峰 郑冠鹏
管住嘴,迈开腿,不给结直肠癌可乘之机根据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2017年期间,黑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为28.81/10万,与南方各地相比,显示该省的结直肠癌患病情况一直处于高位状态;同时从年龄结构上看,黑龙江人群平均年龄在55岁之后罹患结直肠癌的增长速度加快,在80岁组达到峰值。
结直肠癌幕后黑手有哪些作为结直肠癌患病的高危省份,是什么原因导致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如此之高呢?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及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学组委员、黑龙江省医促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教授刘天佑分析指出,上述问题除了与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如腺瘤性息肉、炎症性肠病、家族遗传等诱因密切相关外,体力劳动不足、不爱运动、不健康饮食等,也均是造成东北地区结直肠癌高发的罪魁祸首。
文章插图
【 起病|肠癌起病常常悄无声息,做好这几点,别给结直肠癌可乘之机】刘天佑教授指出,北方地区无霜期短,冬季漫长寒冷,人们喜欢大量食用高脂食物增加热量,以抵御严冬的淫威。刘教授解释说,包括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油制品在内的高脂食品里面含有非常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强氧化剂,非常容易诱发肠道粘膜炎症;与此同时,大量摄入高脂食物,无形中促进肝脏分泌出更多的胆汁,这些胆汁经过一系列转换变为胆汁酸,过多的胆汁酸、固醇环均可经过细菌作用而生成致癌物,成为“孵化”肿瘤的“温床”,给大肠癌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且从饮食中摄取的动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的危险性就越大。同时,在入冬之后,室外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不适宜长时间户外活动,人体肠道蠕动缓慢,也容易使排便不畅,进而酿成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各种肠道疾病。
肠癌起病时常常悄无声息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缺乏典型症状,起病之初常常无声无息,毫无征兆,一旦确诊,大部分病例已进入到中晚期,为下一步手术、放化疗或者生物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临床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可能因为排便习惯骤然被打乱,比如长期便秘的人突然腹泻,或者大便带血,而不得不到医院看医生,之后才发现出了大问题——这是病人对自己身体发出的“微弱求救信号”缺乏敏感性,平时没有特别的不适感。加上不重视体检,怕遭罪不愿意做结直肠内镜检查,肠癌细胞就会由潜伏状态,爆发出“燎原之势”。
刘天佑一再强调,结直肠癌最大的特点就是生长缓慢,不易察觉,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及时捕捉身体的细微变化和异样之处,尽早去医院查清楚。刘教授提醒说,当有不明原因的贫血、乏力、发热、消瘦,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部隐痛和不适,并伴有排便习惯悄然改变,如便频、腹泻、便秘、排泄不尽;或者粪便性状和往常有区别,如粘液血便、血便或便细等,当观察到这些异常状况时,一定要看专科医生,以消除隐患。
文章插图
如下五种检查方法不可少那么,当怀疑自己得了结直肠癌,临床常见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刘教授介绍说,一是X线检査:包括全消化道钡餐及钡灌肠检査,用来观察结肠、直肠形态的全貌,是否有多发性息肉和多发癌灶,以便为下一步的手术提供依据。
二是内镜检查: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及其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给予纤维结肠镜检查,这种内镜技术不但能锁定结肠各种类型的病变,而且可进行组织活检,明确诊断,避免漏诊或误诊。
三是粪便检査: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病人的M2丙酮酸激酶值是正常人的14倍,粪便肿瘤M2丙酮酸激酶检测诊断胃肠道肿瘤的特异性为89.74%,其检测特异性、灵敏度非常高,可用于辅助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
四是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虽然CEA对评判结直肠癌不具特异性,但其数值的升高常与肿瘤増大有一定关联。肿瘤彻底切除后CEA可恢复到正常值,而复发前数周有可能再次增高,因此这项检查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监察疗效和是否复发的判断有一定帮助。
五是B超扫描、CT或磁共振检査:此类手段虽不能直接诊断结肠癌,但可以判定肿瘤的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淋巴和肝转移等详情,适用于了解肿瘤对肠管的浸润程度、有无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脏器转移,适用于术前分期及术后复查。
- 九言|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 苏亚雷斯|巴西“球王”贝利接受化疗后出院,美媒称结肠癌扩散到肝脏和肺
- 直播预告:结直肠癌治疗就是“一刀了之”?
- 结直肠癌|晨读丨1月21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 你几月出生,就是什么花,太准了!
- 专家|肠癌术后肿瘤标志物升高三倍多,原来是补品“惹的祸”! ——专家提醒:肿瘤标志物检查前,这些细节要注意!
- 饮食习惯|结直肠癌发病,或与这3个因素有关,若你也有,不能忽视
- 吸烟者|辣椒吃得多,肠癌来得快?肿瘤专家:别把肠癌怪到辣椒身上
- 硫化氢|女子每天放屁数十次,竟确诊肠癌晚期?经常放臭屁是得肠癌了吗?
- 肠癌|菠菜被称为“菜中之王”,常吃还能预防结肠癌?研究给出肯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