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GMR2021第二届肠道微生态与疾病研究转化论坛”在上海举办。 尹学兵 摄
中新网上海11月28日电(陈静 尹学兵)近年来,粪菌移植治疗相关疾病逐渐受到各方关注。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国际上FMT在成人应用已经比较成熟。
文章插图
专家和业界精英深入交流。 尹学兵 摄
采访人员28日获悉,“GMR2021第二届肠道微生态与疾病研究转化论坛”在上海举办。海内外数十位学者、专家及200多位业界精英汇聚一堂,共同围绕肠道微生态系统构建,肠道菌群移植治疗,肠道菌群与肿瘤发生及免疫治疗,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类疾病以及肠道微生态制剂研发等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促进产学研医的深入合作,进而加速中国肠道微生物诊疗的转化与落地。
据悉,人类肠道菌群数量达10万亿。肠道菌群99%由厌氧菌组成,参与多种有益于宿主的反应。人类肠道菌群的另一大重要功能为屏障功能,有效抵抗其他致病菌粘附或者定植。肠道内大量且品种繁多的细菌可以产生类似于抑菌素的物质来抵抗外界细菌入侵。
此前,上海九院普外科李幼生教授团队曾采用“粪菌移植”新技术巧妙地为严重腹泻患儿解除痛苦。李幼生说,粪便移植这种“肠道微生态治疗”将给肠功能障碍疾病的诊疗开创新的局面。无独有偶,上海市儿童医院也成功运用粪菌移植技术治疗儿童肠道疾病。该院医生将急性肠道炎症患儿妈妈的粪便经过处理后,移植到患儿肠道内,孩子成功康复。
事实上,粪便治病古已有之,其最早的文献记载始于1700年以前东晋时期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在公元300年至400年间,东晋时期,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用人粪上清治疗食物中毒、腹泻、发热并濒临死亡的患者,述“饮粪汁一升,即活”,可见有奇效。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也有记载使用发酵粪便的上清液、新鲜粪汁和儿童粪便来治疗严重腹泻、发热、疼痛、呕吐及便秘。
据悉,目前,上海市儿童医院已开设出了肠菌(粪菌)移植MDT门诊,“一开始,粪菌移植技术适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后来医生们经过研究,高度怀疑肠道菌群产生的化学物质会影响大脑功能,因此开启了将该技术扩展到神经领域的研究,其中就包括对自闭症的研究。”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婷表示。
不久前,山东潍坊16岁男孩通过粪菌移植治疗自闭症,效果明显引来众多关注。张婷指出,国内外已有研究都证实,自闭症儿童的肠道菌群与正常儿童的菌群存在显著差异。近年来对肠脑轴的进一步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可能通过改变肠道与大脑信号沟通的神经递质水平,从而影响大脑的功能。神经递质是指,帮助生物信号从一个神经细胞传递到另外一个神经细胞的化学物质。
今年,上海市卫健委发布了《上海市菌群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21年版)》。文件指出,在应用粪菌治疗的疾病中,其中就包括了精神系统疾病:自闭症、情绪障碍、多动症、抽动症等。
上海市儿童医院已实施了4例粪菌移植治疗自闭症。患儿通过口服粪菌胶囊来完成这一治疗。张婷说,后续仍然有待进一步临床数据的积累和研究。
留英物理学博士、奇辉生物总经理勾振辉接受采访时告诉采访人员,人类肠道微生物多达1000多种菌,每个人的种类和相对丰度都不一样,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加之粪便粘度差异极大的特性,通用的离心法造成物种随机丢失,无法实现提取物的定性定量。
这位博士指出,采用高纯度、高效服道微生物智能提取设备和系统,可以完整保留菌郡特征及数量,且只有菌、没有粪,这将解决全球行业痛点。
据悉,GMR大会于2018年首度举办,成长至今,见证着行业进步与发展。未来,GMR将继续探索肠道微生态诊疗转化的发展之路,提升学术与产业服务质量。(完)
【 mr20|粪菌移植治疗引关注 海内外专家聚焦肠道微生态等】来源:中国新闻网
- 产科|她心脏移植10年后圆了“妈妈梦”
-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海南一男婴患罕见病,急需骨髓移植!35万巨额医疗费盼救援
- 开创性|【健哥说心脏】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开创性的一小步
- 杨蓉|肠道好了行为语言也能改善,上海医院用粪菌移植治疗百余自闭症儿童
- 口腔科|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成功完成一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扩大切除后双层腓骨移植联合牙种植手术
- 移植物|天新福医疗获国家“十四五”重点专项立项
- 医生|医生皮瓣移植成功保肢
- 恶性肿瘤|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显微组织瓣移植手术跨入国内先进行列
- 新闻记者|山东首例自主完成的人工心脏移植手术取得成功!46岁男子从此用上“人造心”
- 肠道|上海:粪菌移植治疗百余自闭症儿童 “星星的孩子” 变化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