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为何要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国家卫健委:满足群众“就近看好病”需求

11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进展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聂春雷详细介绍了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原因,并解释了其与普通医共体建设的不同。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日益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在聂春雷看来,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具体举措,其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让人民群众获得更高质量、更加便捷、更为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
尽管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高,但总的来看,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总量仍然不足,结构不够合理,质量和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部分地区群众希望就近“看得好病”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在县域组建医疗医共体,也即县域医共体,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流动。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规范县域医共体建设,2019年国家卫健委启动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件。
那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与以往的县域医共体有何不同?聂春雷解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重点是围绕建设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形成县域一盘棋、管理一本账、服务一家人。
为进一步明确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国家卫健委也出台了试点指导方案,明确了4个方面13项重点任务;制定了11条评判标准,定性判断医共体是否紧密;明确了26条监测评价指标,定量评估医共体运行成效。同时,国家卫健委还成立了国家专家组,研究开发监测评估平台,定期监测试点地区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进展和成效。从数据来看,全国70%以上的试点县已达到紧密型标准。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杨雨奇 严雨程 北京报道
国家卫健委|为何要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国家卫健委:满足群众“就近看好病”需求】实习编辑 向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