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团队:以仁心守护生命之“心”

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病人意识丧失,血压测不清,随时有生命危险。”
“立即进行血管开通。”
……
11月15日12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大厅内,呼叫系统响起:“一疑似心肌梗死患者到达医院。”
急诊科医生一边进行人工按压抢救一边走绿色通道将其送入心内导管室,穿好防护服的心内科医生早已等候在抢救室。
于波|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团队:以仁心守护生命之“心”
文章插图
于波教授进行心血管手术。哈医大二院供图
于波|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团队:以仁心守护生命之“心”】于是,出现文章开头一幕,心血管团队紧张而有序地讨论着手术方案。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下达指令,前后不到10分钟内,团队迅速投入抢救。40分钟,手术完成,一周后,病人情况逐渐好转,团队成功将病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于波|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团队:以仁心守护生命之“心”
文章插图
心血管团队进行术前方案商讨。哈医大二院供图
一支精英团队 接力攀登科研高峰
在哈医大二院心内科,这样“惊心动魄”的场景时常上演。作为一名心血管医生,30余年的从医经历中,心血管团队更多的是这样与死神“平静”的较量——而“平静”之下,往往来自于丰富的诊疗经验和在不断的科研攻关中累积出的淡定与从容。
在近日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上,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学技术部联合表彰了97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和93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团队成为黑龙江省医疗卫生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
在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兼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在攻克现代冠心病诊疗三大世界性难题(精准诊疗、高危斑块预警及再发事件预测)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原创成果。
于波|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团队:以仁心守护生命之“心”
文章插图
心血管团队进行血管开通手术。人民网 苏靖刚摄
在研究成果基础上,团队结合中国冠心病诊治现状,创立了冠心病精准介入诊疗体系并推广至全国,显著降低了冠心病急性事件支架植入率及院内死亡率,自主研发了国际领先的原创冠脉腔内影像设备,原创、高速、光声双模同步,技术指标国际领先,引领我国冠心病介入诊疗走向精准优化。
一条绿色通道 打开守护健康之门
每个工作日,只要是手术日,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副主任候静波教授总会早早来到导管室,问病情、看片子、与患者交流,没有一个病例能够简单“解决”。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最北疆,受寒冷气候、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高发,发病率位于全国前列。
为提高黑龙江地区心血管病领域的诊疗水平,搭建心血管病领域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和成果的高水平学术平台,哈医大二院牵头成立黑龙江省胸痛中心医联体,涵盖黑龙江省16个区域中心单位和246家成员单位,医联体通过远程“互联网+”的形式进行技术帮扶、远程教育和培训,使优质资源下沉至全省,实质性落实国家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要求。
“胸痛中心有专门设定的胸痛救治网络,患者一旦发病,在救护车上就开始术前准备和药物干预,绕行急诊室,通过CCU(心内重症监护病房)直接进入导管室。”候静波教授介绍,这就相当于给患者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可以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考验的是救治团队的整体能力。”候静波教授说。“诚信”“严谨”“执行力”早已成为心血管团队的特质,工作中,这种自我要求深深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刻在骨子里。
一颗医者仁心 67载熠熠生辉
“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艺术品’,医生就是修复生命的‘工匠’。”于波教授经常告诫团队的年轻医生:“一名好医生,就是以工匠精神守护每一位患者生命。”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团队建科67年来,一代代心内人秉持着这种工匠精神,前仆后继,努力在科教研方面不断创新,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综合医院床位最多、人员最多、面积最大的心血管内科,是国家心血管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单位。心内科学科在复旦医院排行榜全国专科排行榜中连续8年排名前十,三年蝉联第七名。
“为了谋生而工作叫‘就业’,为了工作而工作叫‘职业’,为了爱好而工作叫‘乐业’,为了梦想而工作叫‘事业’。”于波教授说,从一名医生到一名学科带头人,角色变了,责任也更大,要为更多的年轻人创造条件和机会,带领大家为了共同的梦想和事业奋斗,永葆初心、以心医“心”,在技术上、服务质量上不断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