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明确!致癌物!

近日
美国发布新版致癌物清单
幽门螺旋杆菌被列为明确致癌物
中国感染率近60%
幽门螺杆菌|明确!致癌物!
文章插图

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的第15版致癌物报告中,新增了8种致癌物。其中,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被列为明确致癌物。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一半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有关。
幽门螺旋杆菌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根据《HP感染率与不同环境因素相关性的调查研究》报道,幽门螺旋杆菌(Hp)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在全球自然细菌感染中超过50%。其中,发展中国家感染率超过发达国家。
数据显示,我国每2人中约有1人携带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40%至60%。
前不久,男星胡兵一条关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vlog记录冲上了微博热搜,他发文用视频记录了自己和团队治疗的全过程,并提醒广大网友:“大家一定要好好对待自己的胃。”一时间,有关幽门螺旋杆菌的讨论又“热”了起来。
幽门螺杆菌|明确!致癌物!
文章插图

近日
采访人员采访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彭琼
听她讲述
幽门螺旋杆菌的“那些事儿”
一人感染,全家可能遭殃
幽门螺杆菌|明确!致癌物!】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与管理共识报告(2021版)》显示:家庭内传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途径。家庭成员的感染风险与家庭生活习惯、卫生情况、社会经济状况和家庭规模等有关。
中国与全球的大量研究均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当父母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其子女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升高;配偶之间和同胞之间也存在传播现象。
那么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彭琼介绍,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包括口-口传播(不卫生的喂食、接吻)、粪-口传播,(粪便污染水源、食物)、胃-口传播(呕吐物污染水源、食物)。
因此,吃饭不分餐、咀嚼食物喂食婴儿、不注意手卫生、接吻等都都是可能会传播幽门螺旋杆菌的“危险”行为。
这些人群需要根治
那么,这种感染到底要不要治疗呢?彭琼主任介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几乎均会发生慢性活动性胃炎,在此基础上发生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极少部分患者会发生胃恶性肿瘤。
根据相关专业指南,成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应考虑给予根除治疗,以下几种人群强烈推荐: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愈合期溃疡如幽门螺杆菌阳性也要根除,以防溃疡复发。另外父母等直系亲属患有胃癌的人、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也推荐根除。
彭琼主任告诉采访人员,自己就曾经接诊过一个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治疗之后又反复复发,出现出血的情况,结果经过检查发现是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治疗呢?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了解到,根除幽门螺旋杆菌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通常用四联疗法,遵照医嘱一天两次服药,推荐的疗程为10天或14天,在根除治疗结束一个月以后,再空腹进行一次尿素呼气试验了解幽门螺旋杆菌是否根除。“具体是否采用药物治疗也要根据患者是否有基础疾病等因素具体分析。”
彭琼主任特别提醒,首次评估与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在接受完药物治疗后,不要立即进行C13或C14检测,而是要在停药1个月以上的时候再进行检测,否则容易出现“假阴性”的情况。
呼气试验就能快速检测
怎样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采访人员了解到,常用的方法有血液中Hp抗体的检测、呼气试验等。
其中,呼气试验通常就包括了我们熟知的碳13和碳14两种方法,由患者先行服用一颗检测药丸,它是被13C或14C标记的尿素药丸,服入胃中被幽门螺旋杆菌分解,产生被标记的二氧化碳(13 CO2或14 CO2)呼出体外,由特定的仪器检测。如果胃内没有幽门螺旋杆菌,尿素不能被分解,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也就检测不到细菌的存在。
有人就要问了,碳13和碳14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彭琼主任告诉采访人员,相较于碳13,碳14具有极微量的放射性,不可用于孕妇或者有近期有妊娠意向的女性。除此之外,人们不必过多担心。
对于儿童需不需要常规进行检测,彭琼主任表示,与成年人不同,因儿童可选择的药物种类少、儿童依从性差、药物不良反应耐受力低、再感染率可能比成人高、发生严重疾病几率低、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约14%。所以对儿童不推荐常规做幽门螺杆菌检测,除非有十二指肠溃疡、明显的消化不良患儿。
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预防
彭琼主任建议
首先要注意生活卫生习惯
在家里尽量自己用自己的餐具
如果家庭中的成人
应该做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
如果有阳性的做抗HP治疗
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
如果外出就餐,要注意使用公筷
外出回来,要勤洗手
来源:杭州交通918综合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