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峰|广东首次独立完成微创心脏二尖瓣钳夹术

新快报讯 无需开胸,通过几毫米的小孔,将导管伸入心脏,送进一个几毫米长的 " 夹子 ",就能为心衰患者修补 " 心门 ",解决心脏二尖瓣重度脱垂和反流问题 …… 采访人员昨日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获悉,该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两位患者实施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据悉,这是广东省首次独立完成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
60 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超过 13%
近段时间,64 岁的李姨平躺时感到呼吸困难,严重时只能 " 坐着睡觉 ",还会咳出粉红色泡沫痰。51 岁的陈叔也有类似的烦恼,一个月前开始感觉气喘、呼吸困难。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求诊后,两人的心脏超声均显示为 " 二尖瓣脱垂并重度反流,慢性心力衰竭 "。
" 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在 60 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超过 13%。"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陈样新教授介绍,我国目前约有 1000 万名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数仍将上升。二尖瓣反流也特别凶险,数据显示,重症二尖瓣反流患者的 1 年死亡率高达 57%。
王景峰|广东首次独立完成微创心脏二尖瓣钳夹术
文章插图

不少高危因素患者不耐受外科手术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教授王景峰介绍,患上二尖瓣反流,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开胸二尖瓣修复或置换手术。但外科手术本身创伤大,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一些高龄、心功能差、合并症多等高危因素患者因不耐受外科手术而失去治疗机会,还有一些患者因为特别抗拒外科手术而耽误了合适的治疗最终疾病进展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或导致死亡。
经术前对这两位患者进行的充分病例分析、讨论,结合患者的强烈意愿,专家团队决定为他们实施最新引入国内的微创二尖瓣钳夹手术。
股静脉穿入导管送进 " 夹子 " 微创手术
团队给患者全身麻醉后,从大腿根部的股静脉穿入一根三层双调弯导管,在超声引导下,一直穿刺到患者的左心房。导管上有一个 " 夹子 ",经过仔细评估反流位置、程度后,导管操纵 " 夹子 " 精准夹住二尖瓣叶,以此改善反流的情况。如果夹持效果不理想," 夹子 " 可以重新打开,调整位置并再次夹持。在陈叔的手术中,手术团队发现仅用一个 " 夹子 " 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最终决定使用两个。
陈样新教授介绍," 夹子 " 有分 9 毫米和 12 毫米两种长度、重量不超过 0.5 克,术后将一直留在患者体内,逐渐被二尖瓣长出的组织所包裹,使结构更加固定。
" 与传统治疗方式相比,二尖瓣钳夹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术中无需体外循环,我们基本不用备血。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李女士术后一天就下床活动,两三天就出院了。" 陈样新教授说。
国内同类产品预计最快明年上市
王景峰|广东首次独立完成微创心脏二尖瓣钳夹术
文章插图

王景峰介绍,2014 年开始,二尖瓣钳夹术在美国开展 1152 例,随后逐年上升,在 2019 年已经达到 10460 例。全球多中心的研究显示,二尖瓣钳夹术术后总不良事件发生,与传统手术相比为 55%、73%,具有明显优势,而且术后出现中重度以上反流的几率与外科手术相当。更为重要的是,在安全性方面明显优于外科手术。
截至 2021 年 8 月份,全国 11 个省份的 15 家医院开展了 65 例二尖瓣钳夹术。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则是广东省首例独立完成二尖瓣钳夹术的单位。
王景峰|广东首次独立完成微创心脏二尖瓣钳夹术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了解到,当前,微创心脏二尖瓣介入治疗技术正在发展,目前唯一一种成熟产品属国外引进,价格高昂。而国产的同类产品,目前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预计最快明年才能上市。" 希望国产产品能把价格降低,最好能进入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真正降低患者和医保的负担。" 陈样新教授说。
王景峰|广东首次独立完成微创心脏二尖瓣钳夹术】 采写:新快报采访人员 黎秋玲 通讯员 张阳 黄睿 麦憬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