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功|亲情之路

本文转自:齐鲁壹点
亲情之路
◎林成功
家乡人把走亲戚、看朋友称作“出门” , 意思是走出自家的宅居 , 来到亲朋的家里 , 一年一节时相互探望和拜访 。 这门与门之间 , 形成了一条连接亲情、感情和友情的路 。
儿时 , 感觉家乡特别“流行”出门 , 乡亲们对此十分看重 。 瞧路上携家带口、熙熙攘攘的人群 , 组成了浩浩荡荡、川流不息的出门大军 , 人们背着篮子兴高采烈、有说有笑的好不热闹 。 现在想来 , 那时虽然贫穷 , 但乡亲们却并未把愁容写在脸上 , 反而乐呵呵过得有滋有味 。 地瓜、菜团、稀粥等粗茶淡饭 , 催生出的是一派和谐、和睦与和善 。 艰难生活的重担 , 并未击倒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的家乡人 , 憨厚、淳朴、坚强的人们那开朗、豁达和乐观的性格 , 似乎与生俱来 。 这一切的一切 , 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出门上 。
过年后的头几天里 , 村里人见面打招呼几乎众口一词:“今上哪出门?”对方回话:“拜丈人”“拜姥娘”“看朋友”等等 , 你听 , 这一问一答 , 把走亲戚的事说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
林成功|亲情之路
文章图片
家乡人走亲戚 , 先后顺序有条不成文的规定 , 这就是正月初一看朋友 , 初二拜姥娘 , 初三拜丈人 , 初四以后则是七姑八姨捎连襟的排着转 , 亲戚多地排不过来 , 只能一天走两家甚至多家 , 这种出门就是个过场 , 点到为止 。 进了门问声好、拜个年、聊一会 , 然后背起篓子道个别 , 又风风火火地去了下一家 , 最后选定一家吃午饭 。
家乡人走亲戚 , 一直能走到正月十五 。 十五以后则是老年人相互走动了 。 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特殊的年代里 , 农村里一年四季无闲空 , 即便是滴水成冰的冬腊月也忙着整大寨田 , 那时家乡有句口号 , 叫作“腊月干到二十九 , 吃了‘箍扎’(饺子)就动手” , 就是说干到年根才停工 , 过完年立即上工整地 , 是没有时间走亲戚的 。
我第一次出门 , 大概是在我4岁那年的正月初三去姥姥家 , 爹去拜丈人 , 妈回娘家拜年 , 一并带上我和我的二哥 。 由于我们年幼 , 加上道远 , 爹牵出家里养的那头毛驴 , 把我们弟兄俩一面一个放进框里 , 谁知在过一个小桥时 , 因桥面结冰 , 毛驴滑倒 , 把我和哥哥掀进了冰水里 , 湿透了衣裳 , 冻得我们嘴唇发紫 , 一个劲地哆嗦 。 爹娘只能返回家给我们换上旧衣裳 , 赶到姥姥家时天都晌歪了 。
尽管第一次出门挺闹心 , 可还是爱出门 , 那是因为出门能看光景 。 所谓光景 , 无非就是看看那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出门的人 , 再就是看看别的村庄的样子 , 遇上唱戏和杂耍的 , 也饱饱眼福 。 尽管看不出什么门道 , 但生下来就待在封闭的山村里 , 憋屈得够呛 , 难得利用出门的机会开开眼 , 如果遇到卖糖球的 , 也好让爹给买支解解馋 。
另一个是出门有好吃的 。 那时家穷 , 一年价稀汤寡水的伴着地瓜和地瓜干及“菜豆沫”(菜团) , 吃不上几顿小麦面食 , 也很少能沾着荤腥 , 而出门时能吃上饽饽和鱼肉 , 有这样的好事当然抢着去 。 因为年纪小 , 爹妈不想让我凑热闹 , 我便跑到村口等着爹 , 这时的爹妈也拿我没办法 , 只能让我去 。 但妈怕我不知礼数 , 再三地嘱记 。
林成功|亲情之路
文章图片
在出门的路上 , 爹给我讲规矩 , 说到了亲戚家里给长辈们拜年时要说好话 , 嘴要甜 , 他教我叫什么就叫什么 , 不能嘴懒 , 需要磕头的要磕头;吃饭时他让我坐那就坐那 , 不能乱坐:在桌上吃菜时不能随便钳(用筷子夹菜) , 他钳什么我就钳什么 , 还要在自己的一边钳 , 不能饕馋地满盘子扒拉 。
对于爹的话 , 我虽然觉得太麻烦 , 但只要能让我去 , 倒也没什么 。 到了亲戚家里后 , 爹让我叫什么我就赶紧叫 , 让我磕头时毫不含糊马上跪下就磕 , 你还别说 , 嘴甜和磕头居然有了“外快” , 长辈们大多给我拜年钱 , 一毛、两毛、五毛不等 , 家里条件较好的竟然给一块甚至两块 。 从除夕夜在村里给长辈拜年 , 到出门走亲戚 , 最多时可“收入”五六块钱 , 现在觉得这几个钱不起眼 , 但那时已经不是小钱了 , 在我的眼里 , 这可是一笔巨款 。 当然 , 这些钱我是捞不着的 , 回家后立即交给妈 , 当时觉得心里不平衡 , 觉得空忙活了一个正月 , 没留下一分钱 , 只是赚了几顿好吃的 。 当然 , 布兜里少不了糖块 , 到了谁家里主人都给我们这些孩子糖吃 , 那时的糖块基本没有包装 , 大都是呈椭圆形还沾着糖砂的那种 , 吃起来甜甜的 , 这算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 而招待大人们的则是烟卷 , 我记得那时的烟卷很便宜 , 都是毛八分的没有过滤嘴的低档货 , 能看见锡纸包装的“大前门”等 , 甚至看见带滤嘴的烟卷儿简直是稀罕事 。
吃饭的时候 , 爹向主人客套一番 , 说不让我上桌 , 可主人不肯 , 非让我上炕坐下 , 我也巴不得呢 。 吃菜时 , 我总是瞅着爹 , 他的筷子伸向哪里我就跟着 , 有几次我发现桌上的鱼老是没人动 , 主人用筷子指着鱼张罗着钳菜 , 可爹与其他客人尽管答应“好好” , 但就是不钳 。 看着用白面裹着的、煎得焦黄的香喷喷的鱼 , 馋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 可爹不动筷 , 我也不敢由着性子来 。
林成功|亲情之路
文章图片
事后我才知道 , 贫困的家门买条鱼不容易 , 这条鱼只是上桌摆样子 , 动不得 , 一直要留到所有的亲戚都来过之后才能给最后的客人吃 , 对于这一点 , 出门的人大都明白 。
我还听爹说有木头鱼上桌的事 , 就是有的家庭买不起鱼 , 可又要面子 , 便用木头雕刻成鱼的形状 , 外面沾上一层面 , 下锅煎一下 , 倒也看不出真假 , 反正是主人不领着吃 , 客人谁也不好意思动筷 。 我不知道我经历的没动过的鱼里有没有这种木头鱼 。 但也有大方的主人在上了鱼后 , 马上用筷子将鱼头取下 , 意在告诉客人 , 这道菜不是用作好看的 , 既然鱼已经夹碎了 , 就不能再留作招待他人了 , 于是客人们这才象征性地动动筷子 。
童年时出门时携带的礼品 , 不像现在的商品这么丰富 , 牛奶、饮料、酒类等可以任意选择 , 那时的礼品主要是自家蒸的大枣饽饽等面食 。 出门时 , 用一个柳条编织的白色二升篓子 , 里面装几个饽饽 , 还有白面做的“莲子” , 条件好点的买斤大果子放进篓子里 。 果子用油纸包装 , 上面贴一个红贴 。 临行前 , 用一条带花的毛巾或干净的包袱搭在篓子上面 , 再用一条毛巾系在篓子上 , 揽肩背着 。 在主人家吃过饭后临走时 , 千篇一律地说几句客套话 , 请主人留下饽饽 , 但基本上没人肯留 , 那是因为贫困年代饽饽也金贵 。
林成功|亲情之路
文章图片
主人不留 , 客人再三劝说留下 , 你推我让的“夺把” , 若是很要好的亲戚觉得过意不去 , 便拿自己的饽饽与客人交换一个 , 算是留下了 , 篓子里的饽饽仍然一个不少 。 如果有大果子这易碎的礼品 , 在“夺把”过程中也就没有几个囫囵的 , 出门结束后 , 大果子都碎得不成模样 。 而饽饽怕风“刺娄” , 加上天冷 , 一个正月下来 , 那几个饽饽都起皮开花 , 裂得四陋八瓣 , 满篓子的饽饽渣渣 。 其实 , 拿这样的礼品出门走亲戚 , 就是个形式 , 就是图个好看 , 形成了民间出门的固定模式 。
成年以后出门时 , 真架不住坐桌时论资排辈讲座位 , 你该坐哪 , 他应坐哪 , 不能乱套 , 农村里有人很讲究这个 , 而有的客人也很在乎、很挑剔 , 如果该坐的位置没坐上 , 就会老大不高兴 , 甩脸子、耍态度、挖苦、讽刺 , 甚至打嘴仗 。 记得一年正月去朋友家 , 中午吃饭时 , 他们本家一位长辈应该坐个“好”位置 , 可不知什么原因被安排在了桌子一角 , 这下可好 , 这位长辈不干了 , 先是不开脸 , 不动筷 , 然后与陪客人吵起来了 , 最终摔了筷子 , 气哼哼地下炕走人 , 场面非常尴尬 。 其实我倒是觉得大可不必 , 酒菜饭都是一样 , 为什么非要计较那个不好吃不好用的座位呢?这是何苦来 。
在我还未结婚时有一年正月初三 , 第一次去拜丈人 , 那天去的客人有对象的姑父和辽宁大连的几位长辈 。 安排座位时 , 十分讲究的姑父坚决要我坐大客 , 说我是新女婿 , 第一次 , 非坐不可 , 我高低不坐 , 他是高低不肯 , 争讲了好一阵后我也“草鸡”了 , 只能从命 。 后生居首位 , 长辈坐次位 , 让我很不自在 , 既然做了大客 , 满座以我为中心喝酒 , 推杯换盏间把我喝得晕头转向 , 差点出丑 。 那时喝的酒 , 大都是地瓜干酿造的散装酒 , 3斤地瓜干加9分钱换一斤的那种 。 家庭条件好点的 , 用“景芝白干”、“栖霞白干”等瓶装酒招待客人 。 “茅台”、“五粮液”等高端酒虽然当时价格只有几块钱 , 但也难进寻常百姓家 。
林成功|亲情之路
文章图片
在那个年代里 , 出门走亲戚突出在“走”上 , 不像现在公交车四通八达 , 还有不少家庭买上了轿车 , 最不济也是摩托车和农用三轮车 , 可我童年时出门全凭脚步量 。 背着个二升篓子 , 晃晃悠悠地四处跋涉 。 因为路远 , 每年初三拜姥娘都得早早赶路 , 到了姥姥家急三火四逐门拜年 , 吃完午饭就要打道回家 。 如果遇上冰天雪地 , 到家得拉夜 。 俺家有几门老亲是福山县的 , 在门楼水库东面 。 为了走个近便道 , 小时候爹领着我们弟兄俩走结冰的门楼水库 , 听到冰下发出的吱吱嘎嘎的响声 , 可把我们吓得不轻 。 我问爹:“跟这走掉不下去吗?掉下去可就不用出门了 。 ”爹瞅我一眼说:“闭上嘴 , 新正大月 , 要说吉利话 。 ”下午回来时 , 日头高照 , 冰面已经不壮了 , 我们宁肯多走六、七里路 , 也高低不在冰上走了 。
亲情之路 , 维系亲情 。 现在想来 , 农村人出门这种形式 , 好比是一座桥梁 , 架起了亲戚朋友间交流和沟通的通道 , 又好像是一根纽带 , 将相互间的感情连接起来 。 利用出门这桥梁和纽带 , 通过一年一度的走访 , 使大家的亲情、友情和感情不断深化 , 历久弥新 ,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不错的形式 。 近几年 , 由于通讯工具的普及和便捷 , 加之人勤春来早 , 农民忙致富 , 人们更多的是在网上拜年或交流 。 尤其是因疫情的缘故 , 出门走动的少了许多 , 这也可以理解 , 也应该遵从防控疫情的要求 , 自觉做到不聚集 。 虽然人不见面 , 但感情和友谊却装在心里 。 我想 , 亲情之路 , 应该是一条宽阔、平坦、长久的路 。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
林成功|亲情之路
文章图片
作者简介
林成功|亲情之路】林成功 , 栖霞庙后人也 。 生于贫寒之家 , 长在深山村落 。 因受家庭熏陶 , 自小喜爱文科 。 虽然才疏学浅 , 但有初心情结 。 供职栖霞烟草 , 从事文案笔墨 。 处世淡泊低调 , 追求平安生活 。 偶有拙作 , 难免青涩浅薄 。 实是别无所图 , 只为开心 。 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