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我国水下沉船考古都曾开展过哪些重要工作?需要哪些技术手段支撑( 四 )


“财富来自于海洋 , 危险也来自于海洋”的古人观点也从一个侧面道出水下考古的难度 。 当前 , 我国的沉船考古同样在技术手段、人才培养、理念体系、政策机制等方面面临挑战 。
下一步我国水下考古规划重点是摸清家底 , 开展区域调查等重点任务 , 还将依据《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 通过多种举措推动水下文物保护、展示和利用 , 并鼓励公众参与其中、共享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
(本端驻福建采访人员黄国勇采访整理)
“华光礁Ⅰ号”:再现宋代海上贸易
柯伟本端驻海南采访人员陈关超
【爱历史】我国水下沉船考古都曾开展过哪些重要工作?需要哪些技术手段支撑
文章图片
【爱历史】我国水下沉船考古都曾开展过哪些重要工作?需要哪些技术手段支撑
文章图片
▲“华光礁Ⅰ号”沉船复原船
走进海南省琼海市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 一艘巨大的沉船复原船分外醒目 。 这是该馆以1∶0.95比例打造的“华光礁Ⅰ号”复原船 。 该船船长22.14米、船宽8.1米、吃水深2.7米 , 配备13个水密隔舱 , 起到分舱抗沉的作用 , 同时采用多重板鱼鳞搭接结构 , 可以防止船外水的渗漏 , 提高船壳板结构强度 。
800年前 , 一艘满载货物的南宋商船 , 航行到“千里石塘、万里长沙”的西沙群岛华光礁处不幸沉没 。 1996年 , 中国渔民在西沙群岛华光礁礁盘内作业时发现该沉船 。 历经海水与洋流近800年的浸泡与冲刷 , “华光礁Ⅰ号”船体部构件与船艏、船艉已不存在 , 只剩木质船体的部分残存在水下 。 1996年试掘期间发现有11个隔舱 , 船体上层甲板已不存在 , 底层的船体保存基本完好 , 初步估计该船的排水量在60吨至100吨 。
在试掘期间 , 共出水陶瓷器、铜镜残片等遗物850多件 , 随后确认该沉船为中国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的商船 。 2007年经国家文物局和有关部门批准 , 由国家博物馆和海南省文物部门共同承担西沙“华光礁Ⅰ号”遗址发掘 。 这一阶段的发掘主要完成沉船遗址的全面揭露 , 总发掘面积约370平方米 , 并完成了船体的全面测绘 。
2008年11月中旬至12月底 ,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和海南省文物部门组织下 , 西沙考古工作队汇集北京、海南、上海、福建等省市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共36人 , 对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进行第二阶段的水下考古发掘 , 发掘工作历时43天 。
考古队员将“华光礁Ⅰ号”沉船拆解为511块船板逐一托出水面 。 对拆解船体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均进行了精确记录 , 提取时对每块船板均按发掘顺序编号、测量、绘图、摄影等 , 船板出水后被放在调配好的硼酸水里浸泡 , 取出后用塑料薄膜包裹 , 装箱时在箱内放置一些薄海绵 , 喷水保湿后打包封存 , 511块船板按工序被分装在177个箱子里 。 上述工作为以后船体的保护和复原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础 。
经过两次水下考古发掘 , 共出水船体构件500多块 , 铁器等各类文物逾万件 。 “华光礁Ι号”沉船出水文物以陶器、瓷器占大部分 , 又以青白釉、青釉居多 , 还有少量酱釉器 。 器形主要有碗、盘、碟、壶等 , 装饰手法和纹样丰富 , 主要有闽清义窑、磁灶窑以及景德镇湖田窑等的产品 。 这些器物的所属年代为南宋中期 , 并由此确定“华光礁Ⅰ号”沉船年代为南宋中期 。
“华光礁Ⅰ号”沉船发掘是国家海疆考古“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实施项目之一 , 是中国水下考古由近海向远海的重要迈进和成功探索 , 为中国水下考古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3号展厅陈设的“八百年守候——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 , 为观众详细讲述了这艘南宋沉船的前世今生 。 依托该展览 ,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还开发了“华光礁Ⅰ号”系列文创产品 , 以期更好地传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