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胡适敷衍的教育:将10岁大儿“撵走”独立,给小儿选“便宜学校”( 二 )


傅斯年认真听了胡适的几节课后 , 认为胡适的教学方式没有问题 。 于是 , 便对身边的同学说:“他的思路是对的 , 你们不要闹 。 ”
经过傅斯年的一番开解 , 学生群体的骚动才得以平复 , 胡适也终于保住了自己的哲学教师之位 。
胡适的别具一格不仅体现在他的教学方式上 , 在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也多有渗透 。
在这之前 , 中国依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 , 中国的文字交流还是以艰涩难懂的文言文为主 。
胡适一改往日的文字风格 , 积极倡导白话文运动 。 这与当时倡导传统文化的“国粹派”形成对立 。 两派因观念不同 , 时有攻击 。
于是在胡适上课时 , 支持“国粹派”的学生开始发问了:“先生 , 我认为文言文更为简略 , 使用白话文字数多 , 发电报都需要更多的钱” 。
胡适微微一笑 , 回答:“那不一定 , 咱们再做个试验” 。
【爱历史】胡适敷衍的教育:将10岁大儿“撵走”独立,给小儿选“便宜学校”
文章图片
胡适照片
胡适开始用发电报一事来举例:“如果有朋友邀请我去当官 , 当我不愿意去的时候 , 怎样用最少的文言文把电报发出去?”
学生们左思右想 , 最后选出“才疏学浅 , 恐难胜任 , 恕不从命”这12个字 , 认为这样回复用字最少 。
胡适笑答:“如果是我 , 就回5个字:干不了 , 谢谢!”
“干不了 , 谢谢!”这几个字确实用字更少 , 拒绝得体又不失礼貌 。
学生们被胡适这么一说 , 哑然失笑 。 从此 , 对他不同以往的新思想心悦诚服 。
这就是从封建社会走出的一批新青年 。 他们怀抱救亡图存的思想 , 赶赴国外 , 渴望用国外那套更为先进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国家 , 给腐朽的旧时代注入新的气息 。
然而 , 胡适的根毕竟扎根于自己的祖国 。 他的一生注定在新旧不同的文化之间进行撕扯 。
早在胡适幼年读书时 , 贤惠的老母亲就为自己儿子预定了一门亲事 , 那就是与当地的名门望族江家定亲 。
当时 , 江母见胡适生得眉清目秀 , 便辗转过来提亲 。 胡母眼见自己一个人抚养儿子分外艰难 , 也想儿子早早把终身大事定下来 , 便欣然应允 。
【爱历史】胡适敷衍的教育:将10岁大儿“撵走”独立,给小儿选“便宜学校”
文章图片
胡适照片
这就是典型的包办婚姻 。 只要双方父母中意 , 便可促成一对青年男女的婚配 。 不必询问男女双方的意见 , 甚至双方在入洞房前都不曾见过面 。
难以想象日后秉持新思想的胡适是怎样毫无抗拒地允诺了这场婚姻 。
也许是因为在与母亲的朝夕教诲下 , 对母亲有着超强的崇拜的心理;
也许从小目睹母亲的辛苦 , 让他不愿忤逆母亲 , 让母亲伤心;
也许是十二三岁 , 接受长期私塾教学的他 , 还只是一个秉持旧思想的少年 。
总而言之 , 他允诺了下来 , 然后便背上行囊踏上了漫长的异地求学之旅 。
26岁 , 他学成回国 。 家里如约为他举行婚礼 。 此时的他 , 已经是在国外留学多年的新青年 , 与大字不识、只会在闺房绣花的新娘江冬秀显得格格不入 。
可是没办法 , 为了母亲 , 懂事的他依然只能选择顺从 。
【爱历史】胡适敷衍的教育:将10岁大儿“撵走”独立,给小儿选“便宜学校”
文章图片
鲁迅照片
在胡适生活的时代 , 留学生群体中已经兴起一批反对包办婚姻的思潮 。 比如说鲁迅 , 一生都不愿接纳自己的旧式老婆朱安 , 而徐志摩更是决绝地与包办的妻子张幼仪离婚 。
也许 , 他们只是想打破旧日封建家长制的束缚 , 追求独立个性的自我 , 追求自由恋爱 。
什么是自由恋爱?肯定不是洋装和小脚 。
胡适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早在他留学康纳尔大学时 , 就已经与一位外国女画家韦莲司惺惺相惜 。 他们终日流连在康纳尔大学的柔波中 , 促膝谈心 。 韦莲司出自富裕家庭 , 具有一种自由独立的思想 , 她的很多独到的观点和做事的方法给胡适带来深刻的启发 。
【爱历史】胡适敷衍的教育:将10岁大儿“撵走”独立,给小儿选“便宜学校”
文章图片
韦莲司照片
然而 , 他们的爱情终究抵不过现实和距离 。 1917年 , 胡适学成回国后 , 不得不结束这份恋情 。 接受母亲指定的包办婚姻 , 与江冬秀结发度过一辈子 。
当一个思想新潮的男性和封建旧社会的女性结合在一起 , 这样的婚姻是否幸福 , 答案可能见仁见智 。 事实上 , 在胡适几十年的婚姻里 , 他却一直都未曾断掉过婚外的红颜知己 。 闹出最大响动的还属他和自己的表妹曹诚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