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刘伯温终与朱元璋走向“决裂”以致晚景凄凉( 二 )


之后 , 朱元璋重新召回了刘伯温 , “浙东党”也就此取得了对于“淮西党”的压倒性优势 。
所谓“吃一堑 , 长一智” , 失宠后的李善长选择胡惟庸为自己的“代言人” , 继续同刘伯温的“浙东党”对抗 。 与此同时 , 由于刘伯温平时说话过于直截了当 , 也确实得罪了不少人 , 关于刘伯温的负面之声也变得越来越多 。
于是 , 这便有了这场决定刘伯温未来命运的“谈话” 。
【历史故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刘伯温终与朱元璋走向“决裂”以致晚景凄凉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史》中 , 是这样记载的:
初 , 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 , 基言:“善长勋旧 , 能调和诸将 。 ”太祖曰:“是数欲害君 , 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 ”基顿首曰:“是如易柱 , 须得大木 。 若束小木为之 , 且立覆 。 ”及善长罢 , 帝欲相杨宪 。 宪素善基 , 基力言不可 , 曰:“宪有相才无相器 。 夫宰相者 , 持心如水 , 以义理为权衡 , 而己无与者也 , 宪则不然 。 ”帝问汪广洋 , 曰:“此褊浅殆甚于宪 。 ”又问胡惟庸 , 曰:“譬之驾 , 惧其偾辕也 。 ”帝曰:“吾之相 , 诚无逾先生 。 ”基曰:“臣疾恶太甚 , 又不耐繁剧 , 为之且孤上恩 。 天下何患无才 , 惟明主悉心求之 , 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 ”
朱元璋询问刘伯温 , 如果要换掉李善长 , 谁将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 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提出的“浙东党”的杨宪、“中间派”的汪广洋以及“淮西党”的胡惟庸 , 都给出了自己非常客观的评价 , 做到了公正、公允 , 这本令朱元璋非常的满意 。 然而 , 在朱元璋提到要让刘伯温来接替李善长的时候 , 刘伯温的回答则是犯了“大忌” 。
刘伯温的话看似在自谦 , 可话里话外透漏的意思是“我有能力做 , 但却又不能做” , 这就好比当年的“韩信点兵 , 多多益善” , 并且最后又加里一句“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 意思就是告诉朱元璋 , 身边没有一个人是合适的 , 还需要他“悉心求之” 。
刘伯温的回答可谓是让朱元璋颜面尽失 , 而他也对刘伯温产生了猜忌与厌恶之情 , 两人之间的关系就此决裂 。
随后 , 刘伯温赐刘基还归家乡 , 而少了刘伯温的支持 , 杨宪也被胡惟庸等人扳倒 , “淮西党”就此取得了对于“浙东党”的全面胜利 。
【历史故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刘伯温终与朱元璋走向“决裂”以致晚景凄凉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伯温“离奇”辞世 , 后人命运也非常坎坷 。
尽管刘伯温已经回乡归养 , 然而胡惟庸等人却不打算就此放过刘伯温 , 依旧对其网罗罪名 , 展开了疯狂的弹劾 , 这也使得刘伯温为求“自保” , 不得不回到了京城 , 重新将自己置于朱元璋的“眼皮”之下 。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 , 刘伯温病重 , 朱元璋派胡惟庸探视刘伯温 , 并安排随行的医生为刘伯温诊治开药 。 可按照此药方服药后 , 刘伯温的病情却不断加重 。 到了三月 , 朱元璋让刘伯温的两个儿子护送其回青田老家 , 可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月 , 刘伯温便去世了 。
【历史故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刘伯温终与朱元璋走向“决裂”以致晚景凄凉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伴随着“胡惟庸案”爆发 , 刘伯温的死因也慢慢浮出水面 。
据胡惟庸“死党”涂节与涉事的医生交代 , 是胡惟庸授意“毒”死了刘伯温 。
“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 , 并谓其毒基致死云 。 ”
尽管刘伯温素来与胡惟庸不和 , 两人矛盾极深 , 但是刘伯温的影响力太大了 , 况且他的身体状况也确实让他再难有所作为 , 胡惟庸如此“毒死”刘伯温到底有没有必要 , 所以有人便以此怀疑胡惟庸是受到了朱元璋的指点和暗示 , 才最终“毒”死刘伯温的 。
可是回想朱元璋的行事风格 , 但凡是要处决人 , 都是会为其找到合适的理由和借口 , 纵观他一生 , 并没有执行过“暗杀”或者“暗害”一类的事情 , 况且朱元璋也犯不上如此对待病重将死的刘伯温 。
于是乎 , 关于刘伯温的死因 , 也就此成为了一桩“悬案” 。
【历史故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刘伯温终与朱元璋走向“决裂”以致晚景凄凉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历史故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刘伯温终与朱元璋走向“决裂”以致晚景凄凉】刘伯温在临终前 , 将倾注自己毕生精力所著的《天文书》交给了他的儿子 , 并交代“毋令后人习也” , 意思就是告诫自己的后世子孙不要学习“帝王之术” , 而是要安身立命 , 踏实生活 。 之后他又安排说“惟庸败后 , 上必思我 , 有所问 , 以是密奏之” , 意思是说等胡惟庸失败后 , 将《天文书》以密奏的形式呈报给朱元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