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宋高宗组织了一场独一无二的开卷笔试( 三 )


那一年 , 史母六十大寿 。 出于孝敬母亲 , 一向经济拮据的史浩 , 向身边所有亲朋好友都借了钱 , 风风光光地给母亲办了场“生日会” 。 为了还债 , 他只能孤注一掷 , 步向科举 , 意在一举夺魁 , 解决窘迫现状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史浩最终于不惑之年以进士之身步入朝廷 , 并在随后的岁月中 , 将四明史氏推向荣耀的巅峰 。
史浩中举时 , 南宋与金国的“绍兴和议”已达成 。 作为推动“绍兴和议”的旗手 , 权相秦桧在此后几年 , 风生水起 , 权倾朝野 。 随着秦桧的“闻名” , 史浩的叔父史师才也迎来了个人仕途的巅峰 。 为了让史师才更加死心塌地支持自己 , 秦桧直接插手史浩的任命 , 试图以顺水人情将史氏家族的年轻一辈也收归麾下 。
结果 , 史浩不为所动 , 依旧按照朝廷惯例 , 服从分配到了浙东的温州做州学教授 。
两宋时代的温州 , 文化鼎盛 。 在当地独树一帜的“永嘉学派”的推动下 , 温州的士大夫向来是天下公认的德行高洁、学识渊博之辈 。 在温州任上 , 史浩安心待了七八年 , 这对他日后的思想发展及政治取向 , 都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 , 史浩苦尽甘来 , 被调回行在临安任职国子监博士 。
这项突如其来的任命 , 据说与史浩的同乡吴秉信有关 。 此人向来与秦桧不对付 , 尽管史浩回京之日 , 秦桧早已身死 , 但不得不说 , 这似乎是南宋朝廷另一次政治选择的结果 。
无论此番回京是否涉及政治派系的考量 , 之于史浩而言 , 这明显更像是一个弘扬史氏“八行”风范、抬高家族影响的机会 。
当宋、金对峙转入常态化时 , 经济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江山传承比此前任一时刻都显得更为重要 。 作为宋高宗的同龄人 , 史浩有着与君王相似的经历以及“靖康之耻”带来的社会性创伤 。 这使得他在政务处理上始终能站在同龄人的角度 , 理解宋高宗的行为 , 并使后者对自己产生信任感 。
随着岁月的流逝 , 宋高宗愈发明白 , 自己即将绝后已成事实 。 所以 , 立储之事势在必行 。
站在为国尽忠的角度 , 名将岳飞很早就借北方谍报之事 , 向宋高宗旁敲侧击过立储之事 。 但碍于岳飞身份的特殊 , 宋高宗多少会对对方的越权产生芥蒂 。 同样的问题 , 到了史浩这边就不同了 。
既然宋高宗早先已将赵伯玖、赵伯琮二人收入宫中抚养 , 说明在皇帝无后的前提下 , 这两位皇子都有优先继承皇位的权利 。 所以 , 史浩提议:“普安(赵伯琮)、恩平(赵伯玖)二王宜择其一 , 以系天下所望 。 ”至于如何确定最终的人选 , 自然就是前面提到的考试 。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 , 优胜的赵伯琮改名赵昚 , 被立为皇太子 。 几天之后 , 宋高宗退位 , 宋孝宗赵昚登基 , 史浩从一介国子监博士兼王府教授 , 变成了深受新皇帝信任的权臣 。 半年后 , 史浩晋封右丞相 , 走上个人政治生涯的巅峰 。
【历史故事】宋高宗组织了一场独一无二的开卷笔试
文章图片
▲南宋名相史浩 。
与曾经做过副相的叔父不同 , 史浩对权力之事不太感冒 。 他才坐上丞相尊座 , 就着手为冤死的岳飞平反 , 联络各路豪杰准备来日恢复故土 。
不过 , 史浩心里虽同情主战派 , 但对于宋孝宗极力推行的北伐之事 , 却持反对态度 。 在给皇帝的札子中 , 他明确写道:“靖康之祸 , 孰不痛心疾首?……矧内乏名臣 , 外无名将 , 士卒既少而练习不精 , 遽动干戈 , 以攻大敌 , 能保其必胜乎?”总而言之 , 史浩认为仗还是要打的 , 但现阶段宋朝并不具备再战的条件 , 最好是等到“十年之后 , 事力具备 , 苟有可乘之机 , 则一征无敌矣” 。
显然 , 史浩的良言 , 并不是宋孝宗内心的答案 。
由于史浩一再犯言直谏 , 甚至不惜站在宋孝宗的对立面 , 他前后两次丞相的任期均不超过一年 。 在位丞相期间 , 他似乎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值得称道 。 但史浩毕竟与宋孝宗曾有师生之谊 , 皇帝与他的私人关系从未变质 。
就在史浩第一次罢相后不久 , 他在仕途上最有出息的儿子史弥远降生了 。
为了让儿子们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 史浩结合人生经历编了本《童丱须知》 , 作为族中子弟的启蒙教材 。 对于史弥远的期望 , 他曾说:“某之所期望于弥远者 , 当思所以称其恩光 , 不愿其志效一官而自足也 。 ”
在史浩看来 , 史弥远唯有全面发展 , 才算不负史氏传承 , 若以仕途升迁为本分 , 未免格局太小 。 可惜 , 从某种角度上讲 , 史弥远从未令其父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