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用了几千年的金属战甲,为何到清朝开始用棉甲呢( 二 )


而对于移动速度较慢 , 又以近战为主的步兵来说(如郑成功的铁人军) , 就只有加重铠甲 , 以多重铠甲防备敌人的远程打击 。
这样 , 士兵需要承担极大的负重(关键还要带着这么重的负重去近战) , 对身体素质要求极高 。 因此 , 郑成功打造铁人军 , 选拔标准十分严格 , 必是精锐中的精锐才能承担 。
而轻便的棉甲 , 使用门槛低 , 可以给大量非精锐士兵使用 。
比如 , 康熙亲作的“连环木栅”战术中 , 两名“棉甲人”专门负责扛鹿角木 , 以构筑简易野战阵地 。
显然 , 大规模普及+轻便 , 使其更容易成为“主流” 。
成为时代悲剧
当然 , 随着火器的发展 , 无论铁甲还是棉甲 , 都已经起不到防护的作用了 。
【爱历史】用了几千年的金属战甲,为何到清朝开始用棉甲呢
文章图片
大致在乾隆中期时 , 棉甲就基本失去了其实战价值 。
然而 , 棉甲依然在阅兵、仪仗中出现 , 并继续扮演大清武装力量的象征 。
如此 , 他成了时代的悲剧 。
首先 , 随着近代的到来 , 身披棉甲的大清将士 , 与大清王朝一起 , 莫名其妙成为“落后”的标签 。
其次 , 由于棉甲已经成为仪仗服饰 , 自然只注重其外表 , 不但里面不再装“铁” , 也不必非要那么多重了 。
所以 , 后人看到晚清留下的棉甲时一头雾水:这玩意能干啥?你咋不干脆披件旗袍呢?
沦为一个屈辱王朝的仪仗 , 结果与屈辱王朝一起成为那个屈辱时代的标签 , 真是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