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千年帝都洛阳是怎样衰落的?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呢?( 二 )


【爱历史】千年帝都洛阳是怎样衰落的?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呢?
文章图片
在这八年的战乱之中 , 不仅仅有战事的惨烈 , 更加上战争导致的交通堵塞、物流不通等等 , 生活生产物资极具匮乏 , 洛阳大量人口或死于战乱之中 , 或逃离洛阳以避祸 。 据记载 , “安史之乱”后 , 洛阳城中 , 户不满千 , 人不过万 。
“安史之乱”后 , 唐王朝不复昔日的鼎盛 , 对各地的控制力也极速下降 。 洛阳本地官吏的贪腐 , 与作为物流汇集之地的衰落 , 导致洛阳人口恢复十分缓慢 。 到了元和年间 , 洛阳人口不足两万户 , 总人数也不过12万左右 。
到了唐末 , 新一轮的战火又重新洗劫着洛阳 。 公元876年王仙芝攻陷汝州后 , 洛阳大量人口出城避难 。 其后蔡州节度使秦宗权部将孙儒又攻陷洛阳 , 在这里大肆屠杀 。 仅仅七八年的时候 , 刚刚有所恢复的洛阳 , 再次化为灰烬 , “井邑穷民 , 不满百户” 。
人口恢复之难 , 除了战火的轮番璀璨 , 还有航运变化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变化 , 也影响着洛阳的命运 。
【爱历史】千年帝都洛阳是怎样衰落的?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呢?
文章图片
洛阳白马寺
航运变化
隋唐大运河的开通 , 为洛阳的繁华提供了极大地助力 。 也因为如此 , 洛阳的命运与大运河的变迁息息相关 。 隋时 , 向南开掘了通济渠 , 向北开了永济渠 。 通济渠将黄河和淮河连通了起来 , 又整修从长江到杭州的江南运河 。 于是 , 彼时从洛阳到杭州之间 , 依靠运河就可以畅通无阻 。 永济渠从黄河一直通向了幽蓟之地 , 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北京、天津一带 。
这样一来 , 洛阳成为贯通南北大运河的核心中转站 。 唐代在此基础上 , 不断修治甚勤 , 向南可以把江淮的财赋运到洛阳 , 向北可以从洛阳出发控制辽东等地 。
【爱历史】千年帝都洛阳是怎样衰落的?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呢?
文章图片
武则天在洛阳明堂(想象图)
“安史之乱”后 , 洛阳残破不堪 , 人口不足 。 这期间 , 通济渠已经因为战乱通断航淤塞多年 。 为方便江淮的财赋运入长安 , 唐王朝重开了汴河的漕运 , 这样一来 , 四方的转运不再经过洛阳 , 而是从汴河经黄河再到渭水直通长安 。 这使得洛阳失去了大运河的中心地位 。
【爱历史】千年帝都洛阳是怎样衰落的?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呢?】自然环境
洛阳地处伊洛平原 , 这里自古以来植被茂密、雨量充沛 , 适宜耕作 , 这也是历代在此建都的重要因素之一 。
但是历代以来 , 都城的建立 , 使得这一地区的人口急速增长 , 与之相伴的耕地开垦、植被砍伐也越来越多 。 历史上 , 在西汉营建都城时 , 当地的森林已经不能满足营造的需求了 。 以后代代如此 。 到了唐代 , 洛阳空前繁荣 , 这也就意味着城市建设对植被尤其是森林的砍伐也空前巨大 。
【爱历史】千年帝都洛阳是怎样衰落的?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呢?
文章图片
唐时 , 政府为此还专门在洛阳设置了就谷、太阴、伊阳三监,分别设在王屋(今河南省济源市西)、陆浑(今河南省嵩县东北)、伊阳(今河南省嵩县西南)三个地方 , 这三个机构就是专门负责采伐这些地方的林木 。
这导致了两个最直接的隐患 , 一是生态环境恶化 , 土地肥力减弱 , 农业生产力下降 , 导致这一地区的粮食产量下降;二是黄河中泥沙增多 , 严重影响了其通航能力 。 在唐王朝强盛的时候 , 尚可以花费人力物力疏通运河 。 安史之乱后 , 唐王朝无力恢复这里的运河 , 进而放弃了洛阳的转运地位 。
此后以至于今日 , 洛阳再也恢复到其昔日的辉煌局面 , 然而尽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 其曾经功绩和荣光并不会被磨灭 , 并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