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新型社交模式:从“面对面”到“肩并肩”( 二 )


“这个时代人和人之间更多依赖社交网络 , 这是一种抽象世界的社交 , 是网络社交 。 当我们把个体行为变为集体行为时 , 就是一种‘具身社交’ 。 ”汪冰说 , 过去心理学认为认知和身体是独立的 , 大脑的思考独立于身体;现在流行的一个分支方向叫“具身认知” , 身体是人思考的工具 , 人的思考不能脱离身体 。
运动是一个非常好的“具身社交”方式 , 当自己的身体与别人的身体进行互动 , 会影响到个体的认知 。 汪冰指出 , 当人们的身体打开后 , 心理会更容易打开 。 运动完后 , 人在面对他人时 , 内心不会那么紧张、有防御性 , 也不再时刻与人保持警惕的距离 。
在汪冰看来 , 好情绪会推动好行为 。 运动本身就会让人的大脑产生很多化学递质 , 令人兴奋愉悦 。 “开心的你和他人交流时 , 和平时情绪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
陈武指出 ,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 社交能够获得社会性的反馈和认同——社会认同是人的核心需求 。 除此之外 , “群体是一种滋养” , 反而比独处更能提升我们的存在感 。
“这让社交关系的深浅可控性变高了”
张森的北京“周末飞盘局” , 包含十几个常驻选手 , 以及大约40个“流动”新朋友 。 “加入门槛很低 , 但幸福感很强 , 这种获得多巴胺的性价比很高” 。
“飞盘社交”不仅开拓了张森的社交面 , 还帮他发现了“作为教练”的可能性 。 “我以前没发现自己在教人娱乐、组织活动等方面还挺有天赋的” 。
斯文去年10月接触到飞盘 , 是因为当时她毕业来到广州 , 想在休息时找一些活动作为调剂 。 “新手友好”的飞盘走入她的视野 。
队友们都很友好地为新伙伴讲解规则、出盘姿势 , 训练方式也对“菜鸟选手”包容度很高 。 斯文体验后发现 , 飞盘确实能够认识一拨儿和善又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 。
这可以成为观察个人特质的“扫描切口” 。 在斯文看来 , 玩飞盘时的状态、对待新人和队友的态度 , 能反映出这个人对这项运动的态度 , 以及在交往过程中是否足够友好、能否包容新人的加入并提供帮助 。 “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人 , 然后决定是否要聊得更深入” 。
在汪冰看来 , 这是年轻人将传统“面对面式的沟通”切换为新型“肩并肩式的沟通” 。
汪冰认为 , “肩并肩的沟通”方式不是大眼瞪小眼坐在饭桌前 , 而是“活动导向”的 , 个人情感交流在工具性沟通当中穿插进行 。 例如双方享受运动、游戏时 , 顺便谈到工作 , 就可以缓解“面对面”场景下的焦虑和尴尬 。 毕竟“肩并肩”所在的场域 , 一定会提供很多自然鲜活的话题 , “这让社交关系的深浅可控性变高了” 。
汪冰另外提到 , 当代年轻人的新型社交方式有一个特点——通过运动、游戏等方式 , 让个人收益保持相对确定的状态 , 社交则是在收益确定基础上的“附加值” 。 这保证了人们在社交过程中不会失去自己最看重的东西 , 例如不会浪费时间、不会让体验很糟糕 , “至少我可以得到我想要的” 。
“他们默认所有人都是自愿的 , 我为我的快乐负责 , 你为你的快乐负责就好了 , 我们不需要为彼此负责 。 ”汪冰表示 , 这种新型的社交关系拥有非常大的自由和可控性 。 而对于现代人 , 追求控制感和追求独立性其实是内在一致的 。
如果可以继续 , 会自然延伸;不能延伸?那就散伙吧!
(应采访对象要求 , 本文除汪冰、陈武 , 其他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青年新型社交模式:从“面对面”到“肩并肩”】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