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李东阳、程敏政、陈音——弘治朝翰林铁三角,各有所长为一时之冠( 三 )


皇帝不发表意见 , 其他同学更不敢多话 , 成化朝的经筵沦为形式主义 , 纯粹是为了应付 。 李东阳每次唱独角戏 , 自己也觉得无趣 , 只得自嘲“近侍有名聊作伴 , 史才无用合教闲” , 混混而已嘛 。
参与经筵终究还是有实际好处的 , 朱见深嘴上不说 , 心里自有打算 , 这个有点丑的侍讲学士既然满腹经纶 , 不如让他干点更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 成化十八年 , 皇帝朱笔一挥 , 李东阳又成了东宫讲读 。
转机就在此刻出现了 , 东宫即太子朱佑樘 。
【历史故事】李东阳、程敏政、陈音——弘治朝翰林铁三角,各有所长为一时之冠
文章图片
讲道理朱见深本人不爱听课 , 对子女教育问题还是非常重视的 。 他亲自主编了一套叫做《文华大训》的教材专供太子使用 , 并且规定听课时必须站着听 , 以示“谦恭仁孝之圣节” 。 本人更是时不时突击检查儿子作业 , 一旦发现朱佑樘打酱油 , “必责之” 。
此时是成化二十年 , 李东阳在一众东宫讲读中不算太起眼 , 好歹也和太子混了个脸熟 。 三年后成化皇帝殡天 , 新皇即位 , 那就是他的学生弘治皇帝朱佑樘了 。
朱佑樘是按照四书五经的圣人模板教导出来的 , 还在当学生时 , 他就对东宫老师们相当尊敬——“呼先生而不名” 。 可以想见 , 即位后这帮老师自然就成了从龙之臣 。
按说论资排辈 , 东宫班子里李东阳还算是小字辈 , 没这么容易轮得到他上位 , 可其他几位主讲万安、刘吉、彭华等人 , 实在是不入朱佑樘的法眼 。
去掉这几个老滑头 , 李东阳的排名一下蹭蹭上升 , 成为弘治皇帝心目中指定要提拔的人选 。 到他终于下定决心罢黜了刘棉花后 , 为心目中的阁臣腾出了位置 。 当时按廷推程序共推举出六个阁臣人选 , 朱佑樘选中两个: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李东阳 , 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谢迁 。
这两人再加上早已入阁的另一位太子党:武英殿大学士刘健 , 将成为弘治一朝内阁的骨架 。
李东阳的路线是一条低阶翰林官员苦熬出头的典型路线 , 但不是人人都能迎来生命中的第二春 。 与他相比 , 翰林铁三角的另外两人就有点苦哈哈了 , 比如另一位神童程敏政 。
【历史故事】李东阳、程敏政、陈音——弘治朝翰林铁三角,各有所长为一时之冠
文章图片
程敏政受到提拔其实比李东阳更早 , 成化二十二年 , 学问盖博的他就受命与与汪谐主考应天府秋试 , 当年即迁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 。
可惜他不是东宫班底 , 也就没法复制李东阳的道路 。 弘治八年李东阳入阁 , 弘治十一年程敏政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 , 入侍东官——朱佑樘摆明了是要把这位老神童留给儿子朱厚照了 。
【历史故事】李东阳、程敏政、陈音——弘治朝翰林铁三角,各有所长为一时之冠】这样发展下去 , 程敏政熬到60多岁 , 也许也能弄个阁老干干 。 然而就在这年 , 前神童、现翰林学士程敏政在官邸接见了一位来自苏州的新神童 , 这次见面就此改变了一老一新两位神童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