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的特点是什么( 三 )


产生与发展一、 散曲的产生1、 发源于金词根据学者研究散曲产生于金元之际,产生于民歌俚谣 。金代的词已经出现曲的特点,倾向俚俗、率直、诙谐、浅白 。金词对大量北方俚歌俗调的吸收,金词中的许多词牌实际上已经是亦词亦曲,很多词在文学风格上已经接近后代的曲 。2、 散曲输入文坛成为散曲文学的主要途径 。
金末元初文人没有科举取仕这条路可走,加上但是避世——玩世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出入秦楼楚馆,而大量名妓会制乐府、唱曲,她们将民间的歌曲大量修改、传唱 。文人与她们诗酒相乐、丝竹相和,久而久之,必然导致民歌时调与文人创作的结合 。3、 乐曲的变化 。
宋金之际,北方少数民族相继入主中原,他们带来的胡曲番乐与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相结合,孕育出一种新的乐曲 。散曲便应运而生 。体制一、 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 。其名称源于唐代的酒令 。单片 。
元曲有什么特点啊?

元曲的特点是什么

文章插图
曲.曲是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宋、金时期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词,发展到元代,就形成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又称北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与套数;杂剧是可以演出的戏曲.另外,流行在南方用南曲演唱的叫南戏.小令一般常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只有几句到十几句,必须按曲牌规定的字数、平仄、韵脚填写.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成套的曲子,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其组成有一定的规则.杂剧是戏曲,有唱词、科介、宾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四折加一个楔子.一折相当一幕,楔子在开头或四折中间,相当于序幕或过场.全剧由科介、宾白、唱词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角色有旦、末、净、丑.全剧曲子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曲的特点: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词曲,政治色彩,文化色彩,艺术色彩都较多较浓.特定时期,政治色彩尤其突出.词曲均不限形式,基本点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元曲的六大特点1、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2、广泛性.元曲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政权位、贵胄家事之类,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3、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态掩盖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4、典型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样而复杂,既是现实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间普遍的理想;5、曲折性.元曲有大悲剧,也有大喜剧,悲与喜相互转换、涵融,追求团圆结局;6、艺术性.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艺术硬功将歌、话、舞、斗紧密结合,虚拟与实演相生,形态与神理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