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秦策一节选的原文及翻译( 二 )


《战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离经叛道之书” 。“《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 。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扩展资料:写作特色1.人物刻画生动例如苏秦的故事,生动的刻画了一个长于论辩、追逐名利的策士,逼真描绘一群势力庸俗的小人 。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后像乞丐样回到家中,而“妻不下织,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后来,他发奋图强,六国封相,路过家门时,“父母闻 。
战国策,秦策一的翻译

战国策·秦策一节选的原文及翻译

文章插图
译文(本文选自《战国策》)(连横:秦国与六国中的个别国家建立联盟,打击其他国家 。横:东西向为横,秦在西,六国在东,故以秦为中心的联盟叫连横 。
与此相反,六国联合抗秦为约从,也叫“合从”)苏秦起先主张连横,劝秦惠王说:“大王您的国家,在西部,占有巴、蜀、汉中物产丰饶的好处,北部有胡地产的貉(皮毛很珍贵)和代地产的良马这些可用之物,南面有巫山、黔中作为阻隔,东面有肴山、函谷关的坚固(指易守难攻) 。
耕田肥美,百姓富足,战车(一车四马为一乘)万辆,武士百万,千里沃野上,聚集、储藏的物资很多,地势形胜有利,这就是所谓上天的粮仓,天下强有力的国家啊 。凭著大王的贤明,士民的众多,战车骑兵的作用,兵法的练习,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而加以治理 。希望大王能对此稍许注意,我请求来陈述此事的功效(指秦国统一天下的功效) 。”秦王回答说:“我(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听说,羽毛不丰满的不能高飞上天,国家的法度不完备的不能惩治犯人,道德不重大(这里指广泛地施恩于百姓)的不能使用百姓出战,政治、教化不顺应人心的不能烦劳大臣(这里指让大臣带兵出战) 。
【战国策·秦策一节选的原文及翻译】现在您郑重地从很远的地方跑来在朝廷上教导我,希望改日(再接受教导) 。”苏秦说:“我本来就怀疑秦王不能采用连横之策 。过去神农讨伐补遂,黄帝讨伐涿鹿而捉拿蚩尤,尧讨伐欢兜,舜讨伐三苗(古代少数民族部落),禹讨伐共工,商汤讨伐夏桀,周文王讨伐崇国,周武王讨伐纣王,齐桓公用战争的手段而称霸天下 。
由此看来,哪里有不打仗的呢?古时候使车轮相碰,往来奔驰(指各诸侯国的使臣频繁往来),用言语互相结纳(指结成联盟),天下合而为一(指要统一天下),有连横约从的情况,战争就不可避免(以上五句说明自古以来就有战争) 。文士争相以巧饰的言辞游说诸侯,诸侯混乱疑惑(指不知该怎样做);各种各样的情况都出现了,无法全部治理 。法令条文已经完备,百姓多虚假的行为(指百姓不堪法律条文之扰,故虚加敷衍);政令、税册繁多而混乱,百姓穷困 。
君臣忧愁(指为上述这种情况忧愁),百姓无所依靠;道理说得清清楚楚,战乱更加频繁;游说之士使其言雄辩,使其服华美(意为加繁活动),战争不能停止 。旁征博引,使言辞华丽,天下不太平 。游说之士把舌头都说破了,听其游说的人耳朵都听聋了,不见成功;诸侯国表面上实行道义,并以诚信相约束,天下人不亲近 。
于是放弃华丽的言辞而使用武力,以优厚的待遇供养敢于以死相从的人,缝制盔甲,磨利兵器,在战场争取胜利 。(夫:句首语气词,提出话题,引起议论)什么也不做地呆著而获得好处,安然兀坐得到扩大疆土,即使上古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武王)、五霸(其说不一,一般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贤明的君主,常想安坐而达到,那种形势(指上文列举的种种情况)使他们不能这样做 。所以用战争的方式继续上述的种种努力 。(两军)相距较远的就两支队伍相互进攻,迫近的持著武器相互冲击,然后方可建立大功 。
因此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在国内道义就可以加强;权利建立在上,人民驯服在下 。如今想要想并吞天下,凌驾于大国之上,使敌国屈服,控制天下,使百姓成为子女,使诸侯成为臣子,非发动战争不可!现在继位之君,忽视最重要的道理,都是对于教化不明了,在治理国家上混乱;被动听的言论迷惑,沉溺于巧辩的言辞中 。据以上情况判定,大王您一定不会实行(用战争手段统一天下的谋略) 。”劝说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陈述主张不被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