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机构是什么?( 二 )


为了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西方国家还酝酿成立国际型组织以共同应付石油危机 。1974年2月,西方主要工业国在华盛顿举行能源会议,讨论能源政策问题 。会上,美国倡议成立一个国际组织共同制定能源政策,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下一次危机 。
但由于日本和西欧国家主意未定,未达成协议 。同年11月15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各国在巴黎通过了建立IEA的决定 。11月18日,16国举行首次工作会议,签署了《国际能源机构协议》,并开始临时工作 。
1976年1月19日,经各国审批通过,IEA正式成立 。IEA成立之初,提出了应对石油危机的两条主要对策:一是节流开源,即制定各成员国能源节约计划,减少能源消费,同时加速开发新能源,实现能源独立;二是要求各成员国建立石油储备并制定了分享石油储备的应急计划 。IEA的宗旨是协调成员的能源政策,发展石油供应方面的自给能力,共同采取节约石油的措施,加强长期合作以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提供石油市场情报,拟订石油消费计划,石油发生短缺时按计划分享石油,以及促进它与石油生产国和其他石油消费国的关系等 。
IEA的成员国必须拥有不少于90天石油净进口额的石油储备;此外,必须限制消费,在出现大规模供应中断的情况下,IEA成员国必须动用储备,与其他成员国分享石油储备 。许多国家实际上拥有超过90天的储备 。当一个或几个成员国的石油供应短缺,并且供给不足超过普通消费的7%时,可以启动IEA石油储备再分配体系 。根据义务,现有的石油储备按照一定的方案在承受损失的国家间重新分配 。
除了从储备体系中供应石油以外,还规定要降低石油消费水平,并定量分配石油消费 。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之后,通过开发北海等油气田,同时加强利用煤、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IEA成员国大幅度降低了对石油进口的依赖 。IEA成员国在节约能源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提高了工业和公共生活部门中的能源消费效率 。所有这些措施都显现出了一定成效 。
从1974年至今,IEA成员国的能源消耗量水平降低了32%,石油消耗量降低了80%,而一次能源的自我保障水平也从63%增加到73% 。在国家之间石油储备再分配体系的发展过程中,IEA还制定了补充措施,对石油供应不足进行补偿,降低石油消费水平,利用其他一次性能源,增加本地生产能力,限制一些公司购买一次能源的投机体系 。这一体系在20世纪70和80年代都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在1990—1991年的海湾战争时期,IEA成员国在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维持油价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功 。
在战事紧急之际,IEA成员国从本国的石油储备中向世界市场大量“抛出”石油,在必要的限度内满足了需求 。期间,IEA还与许多OPEC成员国——首先是与沙特阿拉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石油供应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仍将国际油价维持在原有水平,大大减轻了西方国家受到的供应减少的影响 。
目前IEA的成员国共有26个(2006年),包括爱尔兰、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芬兰、荷兰、加拿大、卢森堡、美国、挪威、葡萄牙、日本、瑞典、瑞士、土耳其、西班牙、希腊、新西兰、意大利、英国、韩国、匈牙利和捷克 。30多年来,IEA关注的焦点已由石油扩展到天然气、电力、核能等,对能源安全政策的关注也不仅限于“可靠获得买得起的能源”,而进一步拓展到推动能源行业通过放宽管制和促进竞争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以及减少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环境产生的恶劣影响等方面 。2002年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IEA成员国强调了该机构更为丰富的新使命——“探索能够满足我们的经济持续、强劲发展的能源需求之路,同时保护我们的环境,改善全人类的社会生存条件” 。
IEA于1996年10月与中国政府签订了《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的政策谅解备忘录》,要加强与中国在包括有效利用能源等许多领域的合作,建议中国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天然气终端用户市场的开发;使环境保护成为发展洁净能源的真正动力;推进天然气定价和税收政策改革;针对西气东输和广东LNG项目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1999年11月,IEA在北京召开了“国际能源机构—中国联合发展天然气会议” 。2002年IEA在北京公开发表了重要的研究报告——《开发中国的天然气市场:能源政策之挑战》,显现出该机构对中国这个能源消费大国的能源市场及相关政策的极大关注 。IEA每年出版的《世界能源展望》和定期出版的《石油市场报告》等已成为全球广为引用和参考的重要能源研究报告 。